第41章 泥坑里打滚
第41章 泥坑里打滚 (第1/2页)比起重量级的蜀国关隘剑阁,汉中最东面的戍堡黄金围实在是不值一提。然而,尽管被刘钦带人轮番攻打,狭小而险要的黄金围依旧是屹立不倒。
匆匆忙忙赶路一百多里,从阳安关策马到黄金围之后,石守信才发现,这里的情况跟自己脑中固有的印象,好像有点偏差。
“刘太守,在下石守信,来此担任监军,朝廷公文在此。
依照军令,你部受我节制。”
石守信对魏兴太守刘钦作揖行礼,然后从袖口掏出一张帛书递给对方查看。待核验后,刘钦这才对石守信行礼,将其请进大营。
可谓是一板一眼走程序,丝毫不懈怠的。
刘钦此人身材敦实,双臂修长,大手粗糙。一看就是弓马娴熟之辈。
黑红的面庞,显然是风吹日晒导致。看过朝廷的任命书后,他对石守信还礼,面色平静,做了个请的手势。
石守信微微点头,随即瞥见刘钦左右亲卫,皆壮硕无比,披甲佩剑手持长矛,一个个都武装到了牙齿。
大营内看军帐也就两千人规模,有一半人在黄金谷中值守,防止山坡上的黄金围守军突袭,另有一半人在大营中歇息。
整个大营无一人说话,让人感觉到一种沉闷的肃杀之气。
石守信心中暗道:这位刘太守治军严谨,不苟言笑,看上去踏实稳重,不像是泛泛之辈啊。
他麾下这支军队虽然只是魏兴郡的郡兵,但令行禁止无人造次,也不可能是临时拉起来的一支队伍。这是一支精兵,却不受司马昭重视,在钟会眼中更是个小卡拉米,把他们分配到离阳安关最远的黄金围攻城。
也算是某种职场霸凌了。
当然了,黄金围距离魏兴郡很近,钟会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不过可以肯定,将来论功行赏,肯定没刘钦和他手下什么事。
这天石守信刚刚到军营,刘钦夜里就派人把石守信请到了自己的军帐。
二人在一张桌案前落座,桌上摆着的,都是军中常见的吃食:烙饼、米粥、酱菜等物。连块肉都没有,更别提喝酒了。
“石监军啊,您就将就一下。未破黄金围,主将喝酒吃肉,给士卒们看到了影响军心。
听闻石监军岳父乃是御史中丞,出了事也有人作保,刘某可是羡慕得紧啊。”
刘钦感慨叹息道,语气中不乏埋怨之意。
石守信想起攻破阳安关后,胡烈召集众将开银趴的事情,顿时感觉眼前这位魏兴太守日子过得太苦了。打个仗还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被人抓了把柄处置。
刘钦的担忧也不是空穴来风,打仗嘛,要是顺风仗还好说,如果吃了败仗,第一批被处置的,就是他们这样没有后台的将领。
除非能在败退之中打出逆风胜利,或者可以保全部曲全身而退,否则死定了!
“刘太守这是说的哪里话,军法无情,石某犯事一样要被处置的。
再说在下的岳父为人方正,若石某真犯事,他少不得还要大义灭亲。”
石守信连忙摆手矢口否认,根本不敢接刘钦这一茬。
看到他那谨慎的模样,刘钦叹了口气,决定开诚布公。
他摊开一张画在羊皮上的地图在桌案上,因陋就简的用饭碗和盘子压住四个角。
“石监军请看,这便是黄金围的地形图。这个戍堡依山傍水而建,在半山腰上,易守难攻。守将叫柳隐,蜀国名将,治军有方。
我带兵来此多日,试着攻过几次,除了损兵折将外,连戍堡的城门都没有摸到。
眼看汉中各地魏军攻城都是无往不利,刘某心急如焚啊。”
刘钦对石守信诉苦道。
一个监军来部队里是不是为了找茬,刘钦还是看得出来的。既然大家都不是天龙人,那就不用互相较劲了,还是把话说开比较好。
听到这话,石守信立刻明白,他又被司马昭给“安排”了。他这个假节的监军,从一开始,就是跟卫瓘分开的,以免职能冲突。
然而一旦伐蜀大军有变,那么自己又可以跳出来搞事情!
石守信没有说什么,只是眼睛盯着地图观察,试图寻找破绽。
黄金围因为黄金山、黄金谷和黄金峡而得名,整体呈现一个包括山丘、河道、沙滩峡谷的复杂防御体系。
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城摆在那等着人去攻打。
地图上虽然看得不甚明显,但依旧可以看出黄金围不缺水源,地势较高,只有一条上山的入口。
“黄金围又叫黄金戍,相传为张鲁所建。
按军制来说,一戍少则五十人,多则五百人,即便是塞满,也不会屯扎一千人以上。
刘某估摸着,柳隐麾下最多五百人,甚至只有三百人。但因为准备充分,兵少存粮甚多。
即便是守一年,也未必不能守住。”
刘钦沉声介绍道。
大城确实不好打,但攻打小据点也有小据点的麻烦。地势太险要的话,一次只能几十人去攻城,只能靠添油战术慢慢的磨人命,最后把士气都磨没了。
“明日刘将军攻城看看,石某报功的时候,也好有个说辞。要不,有些话石某相信,但大将军却未必相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