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能压榨就往死里压榨
第46章 能压榨就往死里压榨 (第1/2页)石守信返回刘钦的魏军营地,已经过了子时。刘钦反复询问聊得如何,石守信只说还行,便去自己的营帐睡觉去了。
这一觉就直接睡到了日上三竿,直到帐篷里闷热得不行了,石守信才起床,然后去汉江里洗了个澡,换了身军服,这才返回大营。
石守信是监军嘛,多多少少都是有点闲暇的,在军中无事的时候洗去一身臭汗没什么要紧,也没人会因此非议他。
大约是黄昏的时候,黄金围的蜀军派人来刘钦大营了,什么也没说,直接留下几卷竹简就离开了。
这是柳隐昨夜即兴写的一篇“汉赋”,题为《寒梅赋》,很普通的一个名字。
文章很长,开头是这样写的:
时惟玄律,节届严凝。
朔风振野,六霙蔽空。
览四时之代谢,嗟百卉之凋零。
枯荷委波,折苇惊蓬。
菊残金谷,兰悴幽丛。
惟兹嘉木,独标殊容。
孕坤灵之淑气,禀乾德之贞风。
……
总之,就是很直率的表达了其他花朵严寒凋谢,唯有梅花不惧风雪的高洁可贵,然后以物喻人,暗示自己跟梅花一样,不会被外界的风雪所干扰。
只是在此赋的最后,表示待到“春暖花开”,梅花才会“自落”,化作春泥。
这就是在暗示,刘禅的诏书来了,之前拼死都不凋谢的梅花,就会凋谢。
如果不是这两年熟悉了一下古诗词,石守信几乎都要看不懂柳隐到底想说什么。
这种文化人,理解他们文章的表面意思很容易,难的是他们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意思!
比如说刘钦这个大老粗,就没看懂柳隐写这篇文章是干啥的,什么梅花不惧风雪的,简直无病呻吟!
“石监军,柳隐写这篇《寒梅赋》,就是为了跟我们说,他一定要等到刘禅的诏书才会投降?
我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刘钦一脸莫名其妙,就差没有骂娘了。
“确实如此,他昨日也是这么承诺的。这篇《寒梅赋》,就是柳隐给的信物。”
石守信面带微笑说道,心中的石头已经落地了,脸上的阴霾也一扫而空。
“只是……”
刘钦顿了顿,迷惑不解的问道:“这又是何苦呢,我们又看不懂?他直接写封信承诺投降不就完事了吗?”
“这《寒梅赋》我们看不懂,但是大都督(钟会)看得懂啊。”
石守信微笑说道,一语点醒梦中人!
“啊!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
石监军,您真是足智多谋啊!”
刘钦差点没兴奋得蹦跶三尺。
“只要派人拿着这篇《寒梅赋》,送到大都督案头,那么他就不会追究我们不攻黄金围的事情了。因为柳隐通过这篇赋已经说得很明白,他宁死不降,只等刘禅的诏书。
大都督最喜欢跟名士结交了,看到这篇《寒梅赋》必定爱不释手,怎么可能追究责任呢。”
石守信耐心解释道。
刘钦这回是真的服气了,他原以为,所谓监军就是来军中找茬的,没想到石守信博学多闻,还很有手腕,许多难事到他手里,就这么顺利解决了。
“都是小事,柳隐也不容易,我们逮着他去死磕,确实没必要。我曾经亲历阳安关的陷落,当真是出力少,功劳多。
人和人不能比,事和事不能比。”
石守信此刻心情很好,随意提了一嘴。
此刻他即使是提起阳安关时的糟心事,也没有感觉很难受。因为都已经过去了,人要往前看才能进步。
“唉,是啊,人和人不能比。”
刘钦摇头叹息道。
正在这时,亲兵通传有人来送信,指名道姓要交给石守信。
刘钦一脸好奇问道:“这信专门交给石监军呀,是什么信?”
石守信摊开双手,表示自己亦是一无所知。他和刘钦一起来到军帐外,就看到面相跟羊祜有几分相似的年轻人,手里捧着两个木盒子。
都是带铜锁,缝隙封火漆,正是卫瓘当初交给他的同款!
只不过一个盒子上写了个“钟”,另外一个写了个“邓”。
“石监军,鄙人羊暨,羊祜是我叔父。这次朝廷让我来送信,将这两个盒子交给您。朝廷要求您将这两个盒子其中一个送到汉寿,给钟会。另外一个送到阴平,交给邓艾。
我叔父问您有没有书信要带回家的,我返程的时候给您带到洛阳去。”
羊暨对石守信毕恭毕敬的,显然他知道对方跟自己的叔父羊祜关系匪浅。羊暨在羊祜军中公干,自然是不可能不知道羊祜的人际关系。
刘钦有些意外的看了石守信一眼,他也没想到这位石监军,居然跟泰山羊氏的羊祜一脉这么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