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第二百六十八章 发展的方向

第二百六十八章 发展的方向

第二百六十八章 发展的方向 (第2/2页)

演练结束后,蒋瓛看着精准的阵型布局,对孔承绪道:“你这测算本事,比只背兵书管用多了。”
  
  孔承绪摸着炮管上的温度,忽然明白为何皇孙要让兵法先生学格物,纸上写的“知彼知己”,终究要靠实打实的测算才能落地。
  
  消息传到东宫时,朱雄英正在看江南送来的麦收报表。
  
  苏州府的亩产比去年多了一成,备注里写着“格物堂《春耕要诀》普及之处,收成尤佳”。
  
  冯保端来新茶:“殿下,曲阜回信了,孔彦缙说要派十个懂农事的老秀才去江南,专门教‘儒学与农桑’”
  
  朱雄英笑了:“让他们去。再告诉李三槐,把《麦收测算》编成歌谣,让杂役们教农户传唱,‘行距一尺五,穗子满当当’好记。”
  
  ……
  
  新学堂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在大明的各个角落蔓延。
  
  苏州府的印刷厂内,泡过桐油的活字运转得愈发顺畅,一本本带着淡淡油香的课本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学堂。
  
  掌印师傅看着堆积如山的课本,脸上满是欣慰,他从未想过,自己这双手竟能印出这么多能让百姓增长见识的书籍。
  
  在云南偏远的州府,首批学堂刚刚落成。
  
  儒学学堂的匾额虽不及江南的那般精致,却也透着庄重;
  
  格物堂的木牌简单质朴,却吸引了不少当地的百姓。
  
  有个世代以打猎为生的猎户,让自己的孩子背着弓箭来到格物堂,他说:“听说这里能学到测算距离的本事,学好了,孩子打猎也能更准些。”
  
  格物堂里,李三槐的徒弟正拿着改良后的测距离工具,给孩子们讲解如何通过树木的影子判断距离。
  
  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时不时举手提问。
  
  猎户的孩子摸着工具上的刻度,眼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儒学学堂里,先生正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讲解《论语》。
  
  讲到“温故而知新”时,他指着窗外格物堂的孩子们:“就像格物堂的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我们温习旧的典籍,也能从中领悟新的道理。”
  
  北平府的兵法堂已经开课许久,孔承绪带着学子们不断改良火炮。
  
  他们根据实战需求,调整火炮的角度和火药配比,炮弹的射程和精准度又有了提升。
  
  一次演练中,炮弹精准地命中了远处的靶心,学子们欢呼雀跃。
  
  孔承绪望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他愈发觉得,将格物学与兵法结合,才能真正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曲阜的儒学学堂里“格物与儒学”课备受学子们的欢迎。
  
  孔承宗站在讲台上,拿着格物堂编印的《农具论》,结合儒家的“仁者爱人”思想,讲解改良农具如何让百姓省力,如何体现对百姓的关怀。
  
  台下的学子们听得入神,不少人开始主动去格物堂旁听课程。
  
  东宫之中,朱雄英看着各地送来的学堂月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月报里详细记录了各个学堂的教学成果:有的学堂用格物学的知识解决了当地的灌溉难题;有的学堂将儒学思想融入到格物实践中,让学子们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的意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