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城小吃一条街
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城小吃一条街 (第1/2页)回到皇宫后,朱雄英立刻召集了户部尚书杨思义、工部尚书冯胜、顺天府尹周应秋等人,在文华殿召开会议。
他把自己微服看到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问道:“诸位,如今百姓与商贩的矛盾已经激化,若是不尽快解决,恐生祸端。你们有什么想法?”
周应秋首先开口:“殿下,臣以为,应当加强对商贩的管理,规定他们的营业时间和卫生标准,若是违反,就予以处罚。”
冯胜摇了摇头:“周大人,处罚并非长久之计。
商贩们若是赚不到钱,就算被处罚,也会想方设法继续违规。
依臣之见,不如给商贩们找一个专门的地方摆摊,既方便管理,又不影响居民。”
杨思义附和道:“冯大人所言极是!”
随即对皇孙一礼道:“臣以为,可以在皇城选一块合适的空地,修建专门的摊位,让所有的小吃商贩都集中到那里经营。
这样一来,既能统一管理卫生和秩序,又能形成规模效应,吸引更多顾客,让商贩们也能赚到钱。”
朱雄英点了点头,对杨思义的提议很是赞同:“有道理,集中经营,既解了居民的忧,也解了商贩的难,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不过,选址、建设、管理都需要仔细谋划。”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首先是选址,地点不能太远,否则不方便百姓前往;
也不能太近居民区,以免再次扰民。
我看南城的永定门附近就不错,那里原本有一片空地,靠近铁路,商贩们运输食材方便,离居民区也远,不会造成干扰。”
接着,朱雄英又对工部说道:“冯尚书,工部要尽快制定建设方案,搭建统一的摊位,每个摊位大小一致,配备灶台、案板、储物柜等设施。
还要修建下水道、垃圾桶,安装排烟筒,解决油污和油烟问题。
另外,再建几间公共厕所,方便顾客和商贩使用。”
然后,他又看向户部:“杨尚书,摊位建好后,需要向商贩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用来支付清扫工的工钱、设施的维修费用。
费用不能太高,要让商贩们能够承受。
可以根据摊位的大小,每月收取一两到三两银子不等。
另外,户部要联合顺天府,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则,比如营业时间、卫生标准、食品安全等,确保小吃街的秩序。”
最后,朱雄英对周应秋说:“周大人,顺天府要负责宣传此事,让所有的小吃商贩都知晓这个消息。
同时也要安抚居民,告诉他们问题会得到妥善解决。
在商贩搬迁期间,要派衙役维持秩序,避免再发生冲突。”
大臣们纷纷领命,表示会尽快落实。
朱雄英看着众人,语重心长地说:“百姓的事,无分大小,都关乎江山社稷。
我们做臣子的,要多站在百姓的角度想一想,既要让他们能安居乐业,也要让他们能凭借自己的双手谋生。
只有这样,大明才能长治久安。”
旨意下达后,工部、户部、顺天府立刻行动起来。
工部选派了经验丰富的工匠,前往永定门附近的空地勘察地形,绘制图纸。
短短三天,建设方案就制定完成。随后,工匠们带着材料进驻工地,挖土、砌墙、搭建摊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顺天府则派出衙役,挨家挨户地通知小吃商贩们迁移的消息。
一开始,商贩们大多心存疑虑。
王二听说要搬到永定门,心里犯嘀咕:“永定门那地方那么偏,会不会没人去啊?要是生意不好,我这一家老小可怎么办?”
刘三也担心:“还要交管理费,我这麻辣烫一天能赚多少?交了费还能剩下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