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各怀鬼胎
第087章 各怀鬼胎 (第1/2页)长庆侯府的前院正堂,今日气氛格外不同。
下人们走路都踮着脚尖,眼神里藏着窥探,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感。
黎嬷嬷奉了侯夫人苏氏的命,扭着腰肢往后院傅九阙夫妇住的阆华苑去。
她脸上堆着程式化的恭敬,嘴角却往下撇着,眼里全是藏不住的轻蔑。
“二公子,二少奶奶,”她站在院门口,连门槛都懒得进,拔高了声音,“侯爷和夫人传您二位去前头正堂说话呢。”
孟玉蝉正和傅九阙在屋里看书,闻言对视一眼,心中了然。
傅九阙中了举人的消息昨儿才传回府,今日这“传唤”就来了,为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傅九阙面色平静,只淡淡道:“知道了,这便去。”
黎嬷嬷斜眼瞅着他们出来,心里直嘀咕:哼,麻雀飞上枝头也变不了凤凰!中个举人又如何?离了侯府,你们算个什么东西?还不是得仰仗侯府鼻息过日子!
她那点心思,几乎全写在了脸上。
却没留意到,院角的小厮来福,低着头,把她那副嘴脸瞧得清清楚楚。
等黎嬷嬷一走,来福立刻啐了一口,低声骂了句“老虔婆”,转身就小跑着抄近路先去给傅九阙报信了。
傅九阙和孟玉蝉刚到正堂廊下,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热闹的寒暄声。
原来二房的傅隆瑾和高氏带着他们的儿子傅顺也到了。
一进门,二叔傅隆瑾就拱着手,脸上笑呵呵的:“哎呀,九阙来了!恭喜恭喜啊!真是给我们傅家长脸了!没想到咱们侯府还能出个文曲星呢!”这话听着是夸,细品却有点不是味儿。
高氏更是活跃,抢步上前,一把拉住傅九阙的胳膊,嗓门又亮又脆,生怕别人听不见:“哎哟喂!我的好侄儿!可真给你爹给咱们侯府争气!瞧瞧这通身的气派,果然是读书人的料子!比那些…呵呵,那些个只知道走马斗鸡的强了不知多少倍去!”
她这话,矛头指谁,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
高氏被大房苏氏压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逮着个机会,可不得使劲吹捧傅九阙这个庶子,好狠狠踩一踩那个精心培养嫡子却养废了的苏氏?
她越说越来劲,眼睛瞟着上首脸色已经发青的苏氏,故意叹道:“哎,就是可惜了凌姨娘,身子骨不争气,这么个大喜的日子也不能出来沾沾喜气。还有长安那孩子,也是没福,若是知道弟弟这般出息,定然也是高兴的……”
这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专往苏氏心窝子上戳刀子。
傅顺站在他娘身后,听得直皱眉头,觉得母亲这话太过露骨,悄悄拽了拽高氏的衣袖,低声道:“母亲,少说两句。”
苏氏坐在上首,手死死攥着帕子,指甲都快掐进掌心了。
她脸上强挤出笑容,肌肉却僵硬得很。高氏每说一句,她的脸色就白一分,胸口堵得发慌。
精心培养的嫡子傅长安文不成武不就,还是个瘫子,如今竟要被她最看不上的庶子和死对头妯娌联手如此羞辱!
她气得浑身微微发抖,强忍着怒火,试图找回场子,将矛头转向二房:“瞧弟妹这话说的,九阙出息,自然是侯府的荣耀。说起来,顺哥儿年纪也不小了,书读得如何?可曾请了好的授业先生?这婚事可有着落了?若有难处,尽管跟大嫂说。”
这话,分明是暗示二房子弟也不怎么样,别光看别人笑话。
谁知高氏根本不吃这套,帕子一甩,笑得更欢了:“劳大嫂惦记了!我们傅顺虽比不得九阙这般天才,但也是个踏实肯读的。先生嘛,我们老爷自有打算,不劳大嫂费心。至于亲事,哎,孩子还小不急,总得慢慢寻个门当户对、知根知底的不是?可比不得有些人,心急火燎的,结果……”
她故意刹住话头,意味深长地瞟了苏氏一眼。
苏氏被噎得一口气没上来,眼前发黑,手指着高氏,“你…”了半天,竟气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声。
正堂里一时安静下来。
就在这时,一直阴沉着脸的长庆侯傅隆珅终于开口了。
他没有看得意洋洋的二房,也没有看气得快晕过去的妻子,目光反而落在了始终垂眸静立的傅九阙身上。
片刻后,重重哼了一声,声音沉冷,却是对着上首的苏氏斥责道:“看看你管的好家!内宅不宁,嫡子失教,成何体统!身为主母,连基本的教导之责都尽不到,整日里不知忙些什么!真是越发不像话了!”
这话如同一个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了苏氏脸上。
她难以置信地猛地抬头看向自己的丈夫,嘴唇颤抖,眼圈瞬间红了。
傅隆珅从未在公开场合如此下过她的脸面!还是当着二房和庶子的面!
这简直是将她身为侯府主母的尊严踩在了脚下!
她僵在原地,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
脸色煞白,手指死死抠着扶手,指甲盖都快翻起来了。
傅隆珅,他竟为了个庶子,当众给她没脸!
二夫人高氏用帕子掩着嘴,眼角眉梢却藏不住那点幸灾乐祸的得意,只觉得通体舒畅。
傅隆珅却像是没看见苏氏的难堪,目光一转,落回到了傅九阙身上。
脸上的冰霜瞬间融化了不少,甚至挤出几分“慈爱”的笑容来。
“九阙啊,你这次高中,着实是为我们长庆侯府争了大光,添了彩!好,很好!不愧是我傅家的儿子!”
这突如其来的夸奖,让所有人都愣了一下。傅九阙本人倒是没什么反应,依旧垂着眼,一副恭顺模样。
傅隆珅越说越顺溜,仿佛刚才发火骂人的不是他:“光是自家人知道怎么行?必须得好好庆贺一番!要大操大办!广发请帖,把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请来!也让大家都看看,我们长庆侯府,不仅是军功起家,如今在文治上,也出了人才!你,就是我侯府的未来!”
他大手一挥,气势十足,字字句句都在强调侯府的荣耀,仿佛傅九阙中举最大的意义就在于给侯府脸上贴金。
苏氏再也忍不住了,猛地吸了口气,尖声道:“侯爷!此事是否再斟酌斟酌?如此大办,未免太过招摇,恐惹人非议!况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