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纳天下美人,封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第185章 纳天下美人,封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第1/2页)这些,就是他未来的后宫。
她们的背后没有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她们无法成为外戚干政的棋子,她们只会是他李璘的女人,是他繁衍子嗣、稳固皇权的工具。
他的目光在那些美丽的脸庞上停留了片刻,最终,却还是回到了张良娣的身上。
他看着她,看着这个为他精心挑选天下绝色,为他洗手作羹汤的女人。
这些千挑万选出来的美人,加在一起,似乎也及不上她此刻眼角眉梢那一抹温柔的万分之一。
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炸开,让他心中一悸。
他握着筷子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
那只握着象牙箸的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木箸的顶端,几乎要被他生生捏碎。
张良娣的目光从他手上掠过,随即又落回他脸上,那双温柔的眼睛里,情绪复杂难辨。
她像是没看到他瞬间的失态,只是微微侧身,对着那群战战兢兢的绝色女子,声音依旧平稳:“都退下吧。”
女孩子们如蒙大赦,躬身行礼,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仿佛一阵香风吹过,不留痕迹。
殿内,只剩下他们四人。
气氛并未因此松弛,反而因空间的开阔,更显出一种无形的压抑。
张良娣没有给这压抑发酵的机会。
她再次拍了拍手,这次进来的不是美人,而是两名手脚麻利的侍女,她们合力抬着一个沉甸甸的紫檀木长匣,轻轻放在了桌案旁。
“陛下,真人秀女,终究失了庄重。”
张良娣打开木匣的铜扣,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一卷卷画轴。
“妾身已命画师将她们的容貌一一录下,请陛下过目。”
她素手纤纤,取出一卷画轴,在身前的空地上缓缓展开。
画中是一个女子,眉如远山,眼似秋水,一身淡绿色的罗裙,正临水而立,神态间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与愁思。
“这是苏州刺史进献的秀女,姓苏名晚,年方十六,擅长诗词,一手簪花小楷写得极好。”
李璘的目光落在画上,却仿佛透过那宣纸,看到了张良娣低垂的眼睫。
她的声音,比画中江南的水还要柔,却也像那水一样,将他与她隔开。
她又展开一幅。
画风陡然一变,女子高鼻深目,长发编成数条小辫,缀着细小的绿松石,眼神大胆而热烈,仿佛一簇燃烧的火焰。
“这位来自西域龟兹,是都护府官员的女儿,名叫阿娜尔,能歌善舞,性子爽朗。”
“这个不好看,”
玉真公主终于找到了插话的机会,她凑过去指着画上的女子,小声嘟囔,“鼻子太高了,像个男人。还是江南的那个好,水灵灵的。”
金仙公主穿着一身星月道袍,端坐不动,只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自己的妹妹,又不动声色地望向李璘。
李璘依旧沉默着,只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已经微凉的茶。
茶水的苦涩,压不住心底翻涌的燥意。
张良娣对玉真公主的评价不置可否,她将画卷收起,又拿出一幅。
“这位是幽州人,将门之女,姓秦名歌。自幼随父兄习武,性情刚烈,不输男儿。”
画上的女子,英气勃勃,眉宇间自有一股不凡之气。
“陛下,”
张良娣将三幅画并排摆好,抬起头,终于正视着李璘,她的眼神清澈而坦然。
“妾身以为,充实后宫,不仅是为陛下开枝散叶,也是为了江山社稷。天下之大,美人众多,江南的温婉,西域的风情,幽州的英气,各有其美。陛下不必急于一时。”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了些,却愈发清晰。
“而且,妾身以为,秀女与妃子,当有所不同。”
这话一出,连一直事不关己的玉真公主都好奇地看了过来。
“哦?有何不同?”
李璘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冷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