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刘询之死,王莽登位【3k】
第152章 刘询之死,王莽登位【3k】 (第2/2页)陈况一脸的问号。
追封这种事情都是在“人”死了之后追封的,还能够他们还没死,甚至还活的好好的时候,就提前以“遗诏”的方式追封?
他冷笑一声:“陛下这是想要逼死你我二人?”
陈渊摇头,却又点头:“或许他本意不是如此,但未曾其中没有这样子的意思。”
“但.....”
陈渊淡淡一笑:“他做什么事情,关陈氏什么事儿?”
“难道以为,陈氏会害怕,会听他的话?”
“陛下一死,我们即刻回官渡!”
“天下不出三年......必定大乱起来!”
“什么时候乱,就看王莽什么时候能够夺得权柄了!”
他在面前的棋盘上落下来一子,而后轻声说道:“只有天下乱起来了,陈氏才能够给刘氏一个深刻的教训。”
陈渊神色冷淡:“唯有刘氏的大汉亡了一次,他们才会知道,陈氏不可辱!”
他看着陈况,似笑非笑的说道:“也唯有出现了奸佞在背后给刘氏的皇帝一刀,这些刘氏的皇帝才会长记性,才会明白.....”
“陈氏到底有多好!”
“到了那个时候,刘氏的皇帝就会对陈氏放宽心了。”
“毕竟....陈氏只是强大,只是掌握权柄,但却没有像那些奸佞一样篡权改朝换代啊!”
“这还不够好吗?”
“那些奸佞捅了他们好几刀,直接将他们搞死,但陈氏只是放他们的血啊!这难道还不够好吗?”
陈况看着陈渊的面容,眼角抽搐。
嗯。
不错。
而陈渊的心中则是有些许畅快。
凭什么只能你刘氏的皇帝搞我、试探我、不能我反抗?
这一局棋,将你刘氏的天下掀翻——然后再次给你翻过来。
至于黔首?
你以为,陈氏那么早就布局天下,急流勇退,将大多数的子弟、门生故吏从中央朝廷中撤出而让他们去往天下的郡县目的是什么??
只是单纯的急流勇退?
不。
那个时候的“陈成”就在布局了,那个时候降临在陈璟身上的陈成就在布今日的棋局了!
天下乱?
不!
是刘氏乱!
黔首们会在诸多地方郡守县令的治理下,继续好端端的生活,他们一点都不会感受到“天下”换了一个皇帝来坐。
等过几年,照样是天下太平!
........
甘露四十三年,冬。
大雪。
未央宫中
刘询看着面前的陈渊、陈况、王莽等人,面容上带着些许的疲惫之色,在陈渊进入长安,天下安定之后,他的身体就彻底撑不住了。
能到今日看到太平日子,已经是他努力撑着一口气了。
他握着王莽以及陈况的手,声音沙哑:“二卿.....需好生辅佐太子....勿要让朕失望!”
陈况连个场面话都不愿意说,只是漠然道:“陛下崩殂之后,老臣便会回到官渡之中,陛下也不必试探臣。”
他很干脆。
“历代刘氏皇帝的试探,到了您这一代就可以终止了。”
“陈氏此次前来安抚天下,已然耗尽了陈与刘的盟约旧情!”
刘询对此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是招了招手,令人将“遗诏”拿了出来,其中果不其然是提前追封陈况、陈渊的旨意,陈渊为汉王,陈况为秦王。
太子站在一旁,眼眸更加深邃。
........
甘露四十三年,腊月三十。
刘询崩。
结束了他荒谬而又悖论的一生。
同年,太子刘奭登基。
改元顺承。
太子登基之日,陈氏离京——但先帝留下诏书,加陈氏的陈渊以及陈况为司徒、司空,位列三公。
而王莽则为丞相。
同年,尚书台令许舜逝世,帝令王莽兼尚书台令。
王莽权倾朝野。
——————————————————
《汉书·孝冲皇帝本纪》:“孝冲皇帝者,姓刘讳询,乃为宣帝嫡长也。其先谥为平,后光武皇帝即位,改谥为冲。其之情深,世乃罕见。”
《汉书·孝荒皇帝本纪》:“孝荒皇帝者,姓刘讳奭,乃为孝冲嫡长也。其为人质朴而近乎于敦,为帝时,颇重莽,顺承二年,加莽为安汉公,列为诸爵之首。”
——————————————————————
《华夏谥号研究——关于孝冲皇帝谥号的研究》·官渡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作者·陈侃
“众所周知,华夏的谥号都是由讲究的,比如说“冲”,冲常用来形容英年早逝、早夭的君主,但孝冲皇帝在位四十三年,活了七十多岁快八十岁了,为什么还会用“冲”呢?”
“这其中是蕴含着讽刺意义的,好似是在指着刘询的鼻子说,你还不如早点死了呢。”
“加上这个谥号是光武皇帝光复大汉的时候给刘询改的,这就更别有深意了。”
——————————————————以上内容,纯属我编。如果你信,那我致歉。
PS:上一章其实有暗示...就是他演的QAQ以前不是经常演吗?演给绣衣使者,刘询看,安他心的,顺势借坡下驴。肯定是俺没写好,下次俺多注意,明天精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