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2章 还有谁不服?
第一卷 第42章 还有谁不服? (第1/2页)三皇子府邸内,价值千金的前朝钧瓷花瓶被狠狠掼在地上,碎裂声清脆刺耳。
李毅胸口剧烈起伏,俊雅的面容因极致的愤怒而扭曲,再无半分平日的温润儒雅。
“李轩——!”
他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名字,仿佛要将此人嚼碎了吞下。
恒通钱庄的地下私库,是他多年苦心经营的命脉。那些财富,是他招兵买马、收买人心、图谋大业的根基!如今,一夜之间,被人搬得干干净净,只在墙上留下那句极尽嘲讽的“多谢三哥慷慨解囊”。
这无异于被人当众扒光了衣服,还反手抽了无数个耳光。
首席幕僚魏庸站在一旁,躬身垂首,大气也不敢出。他知道,此时的三皇子就是一头即将噬人的猛兽。
良久,李毅才缓缓坐回太师椅上,眼中的狂怒渐渐被一层更深的冰冷所取代。
“魏庸,你说,本王这位六弟,他究竟想做什么?”
魏庸心中一凛,沉吟道:“殿下,太子此举,一石三鸟。其一,断您财路,釜底抽薪;其二,用您的钱收买金吾卫,借花献佛;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在向您宣战,而且是毫不掩饰的挑衅。”
“宣战?”李毅冷笑,“他以为,夺了我一个钱庄,收服了一个杜威,就能高枕无忧了?天真!”
他站起身,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金吾卫左营那潭水,深着呢。杜威不过是浮在水面上的一片叶子,水下的暗流,他李轩未必看得清。”李毅眼中闪过一丝毒辣,“他不是喜欢演戏吗?本王就让他把这出戏唱得更大些,最好……唱到父皇的耳朵里去。”
……
养心殿。
御案上的香炉青烟袅袅,大周皇帝李承业正在批阅奏折。
柳淑妃端着一盏参茶,步履轻盈地走了进来,柔声道:“陛下,操劳一天了,歇歇眼吧。”
李承业嗯了一声,放下朱笔,接过茶盏,却没有喝,只是用杯盖轻轻拨弄着浮沫。
柳淑妃为他捏着肩膀,状似无意地提起:“陛下,臣妾今日听宫人们说起一桩奇事。太子殿下真是雷厉风行,刚接手金吾卫左营没几日,就破获了一桩军饷失窃的大案呢。”
“哦?有这等事?”李承业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可不是嘛。”柳淑妃的声音愈发轻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忧虑,“只是,臣妾也听到些别的风言风语。说太子殿下为了逼迫指挥使杜威,手段过于激烈,先是当众羞辱,后又限期破案,闹得整个左营人心惶惶。最后虽说找到了银子,抓了个伙夫顶罪,可那杜威将军,在营中威信大失,如今对太子殿下是唯唯诺诺,再无半点将门骨气了。”
她顿了顿,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皇帝的神色。
“臣妾一个妇道人家,不懂朝堂大事。只是觉得,太子殿下毕竟是储君,如此敲打朝廷命官,虽说是为了整顿军纪,可万一寒了将士们的心……岂不是……”
话说到这里,便恰到好处地停住了,余下的意思,任由听者自己去品。
这番话,句句都在夸赞太子,字字却在暗指李轩手段酷烈,有失储君仁厚之风,尤其是在影射他刻意打压武将,这恰恰是帝王最忌讳的事情。
李承业依旧沉默着,只是将手中的茶盏放回了案上。
“啪嗒”一声轻响,在寂静的殿内显得格外清晰。
他拿起一旁的狼毫笔,蘸了墨,铺开一张宣纸,竟旁若无人地开始练起字来。
笔走龙蛇,力透纸背。
柳淑妃站在他身后,看着那一个个铁画银钩的大字,心中却越来越沉。她看不透,完全看不透。皇帝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无赞许,也无愠怒,仿佛她刚才说的那番话,不过是窗外的一缕清风,吹过便散了。
这种深不可测的帝王心术,让她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
良久,李承业写完一个“静”字,才淡淡开口:“后宫不得干政。你,退下吧。”
“……是,臣妾告退。”柳淑妃心中一颤,不敢再多言,敛衽一礼,缓缓退出了养心殿。
殿门合上的瞬间,李承业抬起头,看了一眼墙上挂着的大周疆域图,眼神幽深,不知在想些什么。
……
东宫,废弃的演武场。
剑锋破空,带着凛冽的寒气。
萧凝霜一袭劲装,身姿矫健如猎豹,剑法大开大合,威势惊人。
然而,一柄木剑却总能以一种匪夷所思的角度,轻巧地出现在她剑招的必经之路上。
“当!”
又是一声脆响,萧凝霜只觉得手腕一麻,长剑险些脱手。
“不对,又不对。”李轩的声音懒洋洋地从她身后传来,“说了多少次,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你的剑太刚,只有杀气,没有剑意。破绽百出,简直是在对敌人说‘快来打我’。”
一只温热的大手覆上了她的手背,另一只手则毫不客气地环住了她的腰肢,将她整个人带入怀中。
“感受到了吗?”李轩的呼吸吹拂在她的耳畔,带着一丝灼热,“你的腰太僵硬,力从地起,经由腰胯,传至手臂,最后贯于剑尖。你这里不松,力就传不过去,剑招自然就死了。”
萧凝霜的脸颊瞬间红透,从耳根一直蔓延到脖颈。
这些天,这个无赖总能找到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对她动手动脚。偏偏他说的又都在理,那种对武学至理的剖析,让她根本无法反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