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初到汴梁
第六十章 初到汴梁 (第1/2页)从辽国境内走到宋国境内,一路走来,经咸平路、临洮路、庆原路、鄜延路、凤翔路到京兆府、大名府,经山东西路、河北东路到南京、中都,经西京路、上京路直往汴梁。
宋国皇帝赵匡胤通过了兵权等措施,进一步强化皇权统治。但因常年战乱不断,人民的生活还是极端困苦的,那些达官贵族到是除外!真应了杜甫的一句名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不过像京兆府、大名府、中都这些大城镇的居民生活的还是很不错的,在技术改进与租佃制的推动下,农业生产获得显著发展,而手工业更是分工细密,工艺先进,产品闻名于世,金涛竟然看到了最早的纸币,这让他和冷雪倍感亲切!
这一路上由于沈菲儿赶路心切,因此很多名胜古迹都错过了。金涛和冷雪都没有什么埋怨。沈菲儿这小丫头很招人喜爱,不知不觉中,金涛和冷雪都把她当成亲妹子一般看待,沈菲儿对金涛的称呼也从公子变成了大哥!
这一路,他们买了一辆香车宝马,虽没有飞机、汽车快,但在宋国,这东西已经是最上档次的交通工具了!
一路行来,江湖人士到碰到不少,不过再也没有碰到一个像高君怡这样的高手了!
这一日子终于来到了宋国国都汴梁!进了高大的城门,不禁被眼前的繁华景象惊呆了!
汴梁前门大街,铺面林立,商贾云集,行人如潮,顾客如织,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真不愧是宋国的都城!
街内有官署、公廨、作坊、神祠、各种店铺客栈,有卖绸缎布匹的,有卖古文字画的,有卖珠宝玉器的,有卖金银首饰的,有卖糖果小吃的,有卖日用杂货的,真是应有尽有。
街的东头有三座门,西头有一座门,街的正中有一座拱形石桥,桥下是清澈见底的河水。河面像一块蓝色的锦缎,闪着粼粼波光,楼立亭阁,勾栏曲廊,苍松古柏,倒映在水中,呈现出一个色彩斑驳飘渺神秘的水中世界!
桥东北是建造宏伟的公廨,桥西北是雕梁画栋的瞻云阁口。跨过石桥南面,有一座高约数丈的亭台,游人可以登高远眺,是个观赏风景的好地方。
西门外有一片广场,是专供江湖艺人卖艺的地方,有耍杂技的,有耍猴子的,有斗鸡的,有玩木偶皮影的,还不时传来观众喝彩叫好声。
先找好一家客栈,因为有沈菲儿在,金涛他们要了三个房间。把马车安置好,金涛和冷雪、沈菲儿来到西边的广场,只见广场中间围着的黑压压的一群人,这些人都是来观看一班江湖艺人演出杂技。
在一阵紧锣密鼓声中,一个年龄大约十七八岁的姑娘登场演出脚磴绝活。只见她仰面躺在一张红色织锦缎罩面的低脚圆桌上,双脚举起,开始蹬转一些木椅、长凳之类的物品,后来由两个青年小伙子抬来一个口面直径有三尺大的彩瓷缸,嘴里喊着一、二、三扔向半空。
彩缸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姑娘的双脚上。姑娘双脚轻巧的接住彩缸,蹬得彩缸飞转,接着竖蹬、横蹬、倒蹬。一个至少有一百多斤重的彩缸在她的脚上似乎只有几斤重,蹬得出神入化,令人眼花缭乱。她一双小巧金莲,穿着红缎绣鞋,在半空中频频舞动,像是一对风中摇曳的荷蕾。
场外数百观众为这精彩的演技所倾倒,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赏钱象雨点一般,不住向场内扔来,有人甚至把碎银也扔到场内。
金涛见这姑娘身手不凡,不禁感叹,这宋国的都城就是不一样,一个江湖卖艺的竟然也有先天三层的境界!
金涛随手也扔出碎银给这些演出杂技的艺人。突然人群中传达来哎哟哎哟声,接着几声哄叫,人潮被拨了开去,透出一条道来,只见几个泼皮无赖似的人走了进来,当中一个汉子,秃着头,咧着怀,笑嘻嘻地道:“兄弟们,收银子喽!”
手下的几个无赖一声哄叫,抢去了艺人们刚刚收到的赏银。
“光天化日之下,你搅人家的场子,还有没有王法?”耍杂技的一个小伙子眼看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被这几个无赖抢去,不禁怒声喊道。
为首的秃头不屑地道:“王法?你仔细瞧瞧我这张脸!”
小伙子疑惑不解地盯着他的脸道:“你的脸怎么了?”
秃头嘿嘿笑道:“老子这张脸就是王法!”
小伙子气愤的说:“你仗势欺人!走,找个说理的地方去!”
秃头一声大笑道“你去找!汴梁城你打听打听,有一个敢和你赵爷我讲理的吗?就凭你们这帮下三滥?我告诉你们这些外地人,来这卖杂耍,先要通过你家爷的同意!你们竟敢坏我的规矩?我看你们是活得不耐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