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百废待兴
第三百零三章 百废待兴 (第2/2页)当硝烟散尽,呈现在巴格尼亚接收部队眼前的,是城市和港口近乎被从地图上抹去的景象。
断壁残垣连绵不绝,焦黑的梁木斜插在瓦砾堆中,曾经繁华的港口只剩下扭曲的码头骨架和沉船的桅杆。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焦糊味和海水的腥咸,废墟下可能还埋着未能及时清理的尸体。
农田?
早已在反复的拉锯战和军队的踩踏、焚烧下化为一片片板结、荒芜的废土。
难民的数量比奇维列夫卡只多不少,而且处境更加绝望……他们连一片能遮风挡雨的完整墙壁都难以找到。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被祸害”,而是彻底的“夷平”。
重建杜尔,不是修补,而是在废墟上重新建造一个行省!
其难度和消耗的资源,将远超奇维列夫卡,甚至可能拖累整个巴格尼亚的财政和精力。
不过克里斯对此表示无所谓。
“传令杜尔行省前线指挥官-马洛少将,他首要任务是清理废墟,挖掘尸体,集中焚毁深埋,防止瘟疫!
同时,在废墟外围地势较高、相对安全的地方,建立大型难民营,搭建临时窝棚,从塔维茨基和国内调运粮食、药品、帐篷,先让这些人活下来,哪怕只是勉强活着。”
他顿了顿。
“另外港口……杜尔港是战略要地,必须重建。
但不是现在,命令工程兵部队,先勘测废墟,寻找相对完好的深水区域,建立一个小型的、临时的军用码头和物资转运点。大型商港的重建,列入三年计划,现在……让马洛先别管,这不是他的工作。”
“将军,那土地……”
亚历克斯小心翼翼地问。
根据年轻的,今年才二十岁的书记官亚历克斯朴实的观念中,没有农田,就没有粮食,没有税收,没有根基。
“土地啊……”
克里斯深吸一口气。
“杜尔行省靠近塔维茨基的区域,受破坏相对较小,命令防卫军和战团成员,协助还能找到的本地农民,清理田间的障碍物、弹坑和尸体。
然后就地组建本地的民兵和蓝旗军,分发我们从国内带来的的救灾作物种子,能抢种多少是多少,哪怕只够他们自己糊口,靠近海岸和核心废墟的区域……”
他眼中闪过一丝冷酷的实用主义。
“划为军管区,暂时放弃复耕。组织难民中的青壮劳力,以工代赈,参与废墟清理、道路修复和临时营地建设。
告诉他们,干活,才有饭吃。”
海岸被放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原因米尼西亚王国的舰队还存在,只要他们想,随时能登陆上岸,在玩家赶到之前掠夺和破坏一番后,再从容上船溜走。
所以,还是暂时放弃海岸线吧,集中力量先把港口完成重建,然后搞王国舰队。
同时,奇维列夫卡的重建方案也迅速在他脑中成型。
“奇维列夫卡,难民就地安置回原籍村庄……不,还是组建蓝旗军,给旗军士兵和麾下的农民,发放基本口粮和种子,协助重建房屋,恢复生产。
同时给我脚下的这座奇维列夫卡边境要塞增兵,严密监视雷泰利亚方向。
同时,将供销社尽快铺设到这两个行省内,允许用劳动力来换取小额生活必需品交易,缓解物资压力,也给那些难民一条活路。”
“那么允许我国与雷泰利亚帝国的民间交易吗?”
亚历克斯询问。
“三天前,雷泰利亚帝国方面向我国提交了民间贸易许可……”
克里斯沉思了一下,用力点头。
“允许。”
不允许也没办法,因为玩家需要马,不管是战马,还是只能干活的驽马,玩家都很缺乏。
不仅玩家缺,克里斯也很缺,任何的大牲口的都缺,这是他没办法在网购平台上大规模购买到的东西,而小规模少批次的购买,则没有多大意义。
以前是没办法,雷泰利亚帝国从官方到民间都瞧不起山里的野蛮人,你想和他们贸易,都做不了。
现在做过一场了,知道彼此的实力了,民间贸易反而能开展了。
在这件事情上,不管克里斯是鼓励,还是禁止,只要玩家有需求,他都会去做生意,区别在于是走私,还是光明正大的干。
所以,还是放开一个小口子,然后进行管控吧。
这步棋风险与机遇并存,既能缓解压力,也可能让对方的间谍渗透更加容易,但克里斯相信,在绝对的实力监控下,利大于弊。
布置完这一切,克里斯感到一阵疲惫,但更多的是面对巨大挑战时的亢奋。塔维茨基是农业生产基地,奇维列夫卡是亟待修复的前线堡垒,而杜尔……则是一片需要从零开始的、充满荆棘与机遇的试验田。
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