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 第一百零三章 制陶

第一百零三章 制陶

第一百零三章 制陶 (第1/2页)

母老鼠怀孕后,算上提子、母山羊,家中的孕妇总数飞涨到了八个。
  
  好在这些孕妇不用陈舟悉心伺候,尤其是母山羊和提子,连投喂食物都不需要,给他省了不少心。
  
  ……
  
  自7月26日开始,陈舟的“制陶计划”正式动工。
  
  时隔近一年,贴吧老哥传授的制陶制瓷要诀大多已从脑海中消失,多亏他早早将这些事记在了笔记本上,不然就要从头摸索了。
  
  贴吧老哥的“小窍门”主要以制瓷经验为主,关于制陶只有少少几行。
  
  其中交代了烧制的陶器如果器型比较大,不能用一整块泥巴一次性塑造成型,而是要将泥巴捏成长条,一圈一圈往上摞。
  
  陶器烧好后,可以敲击或通过盛水来验证陶器能不能用。
  
  除此之外,贴吧老哥的小窍门中还提到了:
  
  制造大型陶器,比如缸和坛子,除非陶土质量极高,不然是无法完全用泥巴塑造的。
  
  就像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一样,为了稳住陶器的形状,最好在泥巴中放置一些编织好的藤条或者树枝,那样能显著增加烧制大型陶器的概率。
  
  此外,制陶的泥巴也有讲究,可用红色黏土,也能用白色黏土或黑色黏土,在和泥的时候,最好要往里面掺些沙子。
  
  至于土和沙子的比例,贴吧老哥并没有说明,只能靠陈舟自己摸索。
  
  ……
  
  泥巴陈舟有的是,从岛上产出的白土到屋里分毫未动的可食用土,颜色五花八门。
  
  和泥的技术也不用愁——
  
  搭建房子和了不知道多少次泥,对于泥与水的配比,他早已熟记于心。
  
  既然材料不缺,26日,陈舟便直接进入正题——搭建烧陶窑。
  
  制造陶器的最高目标必然是烧制出带釉的大缸,但那是最终目的,眼下事情还得一步一步来。
  
  陈舟决定先造个小烧陶窑试试水。
  
  他直接在平台上挖了个灶坑,然后把泥塑造成泥块,砌在灶坑四周。
  
  烧陶窑中间需要制造一块用于透火的泥板——这玩意也是从贴吧老哥的“小窍门”中学到的。
  
  根据老哥所说,这块放置陶器的泥板要足够厚实。
  
  在泥板表面需打上大小均匀,分布整齐的圆形贯穿孔洞,以便于火舌从孔洞中钻上去,舔舐未烧制的陶器。
  
  陈舟做事有点强迫症,为了制造合格的泥板,他特意用木板圈出了一个规整的模具。
  
  调配好泥与水的比例,将硬度刚刚好的白泥巴塞进模具,制平边缘,削平表面。
  
  待白泥巴足够规整后,他用直尺在泥板上印下了长宽均匀的方格,最后在方格中间绘制圆圈,并用匕首挖掉了圈内的泥巴。
  
  修理好这个圆柱形孔洞后,再如法炮制,制造下一个孔洞。
  
  孔洞全部挖好,拆掉四周的木框,陈舟将泥板搬运平台上的桌子上晾晒,待晾干晾硬了,就可以拿到烧陶窑中使用了。
  
  制造好第一个泥板后,陈舟又连续制造了七个泥板备用,随后才继续搭建烧陶窑。
  
  小型烧陶窑没什么技术含量,预留烟道后很快就搭建完成。
  
  点燃木柴,在灶膛中架起火,烧硬陶窑内部。
  
  做好准备工作后,陈舟耐心等待了一下午。
  
  期间他取出存放在窑洞中的可食用土,又去挖了些河沙海沙,蹲在地上调试泥和沙子的配比,企图找到一个合适的比例。
  
  终于等到白泥板晾干,烧陶窑的最后一块拼图组装上。
  
  26日晚,红通通的火焰燃起,陈舟捏好的几件巴掌大的陶器进窑烧制。
  
  从小窑上方往下看,能观察到火焰尖端像一条条活着的蛇类,从泥板的孔洞中爬上来,不断燎动小陶器的屁股。
  
  木柴燃烧的温度没有木炭燃烧的温度高,陈舟拿捏不准第一次烧制是否能成功,便取出火种在一旁点起篝火,提前用平底锅煎肉,准备晚餐。
  
  煎肉过程中,他陆续往窑底添了几次柴。
  
  待窑中火焰渐渐熄灭,热量散发得差不多,他才用两根长木棍夹出烧好的小陶器,观察烧制效果。
  
  此番烧制,陈舟一共准备了六个小陶器。
  
  其中包括一个非常粗糙的小胖狗,两个小猫陶器,还有三个小茶杯。
  
  从烧制结果来看,此次烧制可以说非常失败。
  
  火力过猛,小茶杯全都被烧塌了。
  
  两个小猫陶器也被烧出了裂痕。
  
  只有小胖狗,仗着器型大,且用料厚重,没有完全毁容,隐约还能看出“狗”的轮廓。
  
  用匕首敲了敲小狗陶器的外壳,听到略显坚实的声音,陈舟感觉这个陶器制造得应该比较接近成功,便把它保留了下来。
  
  完全晾凉后,趁着来福吃饭,他拿着这个奇形怪状的“小胖狗”给来福看,期待能看到它欣喜的表情。
  
  不料来福根本懒得瞅陈舟手里那个土块一样的破玩意,一心盯着煎肉,目光坚定,搞得陈舟连连批评它不懂艺术。
  
  ……
  
  26日第一次烧制陶器后的一周多时间里,陈舟一直在研究陶泥的配比和炉内温度、烧制时间等问题。
  
  贴吧老哥写漏一句话,往往就意味着十几甚至几十件陶器的牺牲。
  
  失败的次数太多,他甚至专门挖了个坑用于掩埋“残次品”。
  
  靠着对金属热处理的理解和现代教育体系养成的思维方式,陈舟用本子上一行行数据在脑海中搭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制陶经验大厦。
  
  后面几天,成功烧制的小陶器越来越多。
  
  小杯子、小茶盅、小花盆以及各式各样的陶制玩偶摆满了卧室窗台。
  
  除烧制成功率提升,陈舟捏制坯子的手艺也有显著提高。
  
  目前,他最满意的作品是一件方形茶壶。
  
  制造这件器皿的时候,他使用了捏泥成棍,然后一层层摞起来的技术。
  
  待“米其林轮胎人”模样的茶壶外壁大体形成后,再往一侧壶壁上掏出一个洞,安装好预制的茶壶嘴。
  
  随后在另一侧安装茶壶把手。
  
  粗坯制造好后,陈舟还要用匕首或铁片抹平泥棍间的缝隙,将整件器皿修整得足够匀称规整,最后处理茶壶内部的凹凸不平处,才算结束整个茶壶的准备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