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博弈
第166章 博弈 (第1/2页)退朝之后,周怀瑾召见了郭晖。
“郭大人,孤听闻你有个孙女,性情温婉,知书达理,目前尚未婚配,孤想请她入宫一见,不知可否?”
郭晖确实有个孙女,他也确实存了将孙女送入宫的想法,但那是在今天早朝之前。
他好不容易坐上尚书的位置,并不打算为了个孙女就告老还乡。
“殿下,老臣确实有一孙女,不过她母亲为她看了一门亲事,两家已经口头定下。”
周怀瑾闻言颇为失望:“孤还以为……算了,既然郭小姐已经定亲,只当孤未曾提及。”
接下来,周怀瑾又见了几个大臣,均是家中有未嫁女子,且在之前劝他娶亲。
不出意料,这些人家的姑娘要么已经在议亲,要么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暂时不能说亲。
如此几天之后,周怀瑾的耳根终于清净。
但大臣们却进退两难。
身为臣子,他们有责任督导太子成家,延绵皇嗣。
可另一方面,他们也怕再次惹恼周怀瑾,然后自家莫名其妙多了道赐婚圣旨。
思来想去,他们决定走迂回路线,不催太子,改催皇后。
虞静怡的脾气比周怀瑾要好,面对愁眉苦脸诉苦的大臣们,她只静静倾听。
待众人说完,她又耐心劝慰,并且承诺会寻一个合适的太子妃。
可惜周怀瑾此前当众宣布的条件实在苛刻,但凡有些名望的人家都不想将女儿嫁入东宫。
但出身太低的女子又无法担起国母之责,周怀瑾的婚事真正陷入两难之地……
太子婚事难的消息传到宋家,宋明悄悄跟女儿说:“太子为你如此大费周折,可见是真的用心!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最多再过一个月,你们就能如愿以偿了。”
宋令仪却没有这么乐观:“朝臣们如此齐心协力,未尝没有想逼着太子妥协改口的意思。他们想叫太子看清楚,凡事有舍必有得。”
宋明着实没想到这一层。
站在宋家的角度,他毫不留情地讥讽:“他们也太高看自己了!如果太子此次不是做戏,而是当真要以此条件选妃,一道赐婚旨意下去,谁能扛得住?”
宋令仪最近上的课派上用场,哪怕作为局外人,她也看出了些门道。
“朝臣们对太子的了解太少,此举大多是试探,太子亦是在跟他们拉扯。毕竟还没真正坐上那个位置,需要顾虑的事情不少。”
宋明不耐烦想朝堂之上的事情,直接问:“小乖,那你觉得这场博弈得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宋令仪思索片刻后给出答案:“此事的关键在皇后身上,若王爷能求得皇后帮助,年前定能有个结果。”
自周怀瑾当上太子,跟皇后共同监国,京中便开始盛传皇后跟太子母妃之间的恩怨情仇,宋明没听十遍也有八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