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时代的偏见
第五十章 时代的偏见 (第1/2页)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断,十根筷子呢,一百根呢。
筷子多了粗了大了,承受的压力就大。
但是量变不一定能引起质变,木头做的东西就算再大也能被蹦坏,不如果一根粗一点的铁管来的实在。
可江成现在没办法,他也不想去测试什么材质的数值。有些特殊钢材不申请买不到,江成只能用厂里比较好的钢材来作为齿轮的原材料。
不过手动叉车的动力是人力传输到液压装置里再转换为更大一点的动力传动,就算有液压装置,但在操作的时候,齿轮的转速要求不高,所以也不需要精密度有多高。
江成在手动叉车装置里,只能选择现有的材料,零配件做大一点。虽然这样一来生产出来的叉车会有点重,操作起来肯定没后世的好。
但在这个年代,从无到有,就是本质上的飞升。
把需要的材料能写的就简单写出来,但是有些要注明的东西,江成还只能耐着性子画图出来。
材料清单和图纸画好交给相关人员后,江成又开始天天往车间溜达。谁有事找江成的话,就得去车间找他。
江成打算花一个月的时间,把厂里的一些设备给吃透来。而且关于冲床设备,江成不添加气压和液压装置,都有一些思路通过新的机械杠杆动力组合,能提升设备的一些性能。
当然了,张工留下的笔记本,里面的一些改良思路也是给了江成一些启发的。
~~
学生寒假过后开学,一般是在春节过完一两周之内。
在工业领域里,昌城的工业水平跟有些城市比是比较落后的。工业落后,一般所在的城市有关于工业方面的专业学校也会比较少。
像沈阳和上海那些城市工业工厂就比较多,自然一些机械方面的中专学校也会开在那么。学校跟当地企业进行合作,学生在毕业前,可能会提前几个月就到企业里去实现了。甚至优秀的学生会提前半年就进企业实习。
而在昌城,跟机械相关的专业学校有三所。有一所学校的学生一般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参加实习工作,那就是昌城航空工业学校。
在这所学校要毕业的学生,基本上都会去昌城飞机制造厂,或者一些比较大的机械厂实习。
但是去什么地方实行不代表实行后就能留在那个地方,只是说实习生表现的好的话,容易留在实习的单位工作。
昌城机械配件厂,一般的情况下,都不会进入航空工业学校的学生实行名单里。
但是实行生如果在实行期能跟着一个好的导师也是很不错的,就因为机械配件厂有工程师,勉强进入了航空工业学校的学生实行企业名单中。
不过航空工业学校的老师推荐学生去实习,会提前打听谁的名下有没有带学生,有点话会为带了几个学生。
按照航空工业学校老师的分析,就算机械配件厂有工程师。也是推荐企业中排后的,优秀的学生不会推荐过去。
一般会推荐一些水平一般的人去实习,在学校里学习不好的人,要是推荐去飞机制造厂,人家也会嫌弃,会觉得这学校里出来的学生怎么都是这样的鸟水平。
所以航空工业学校对于机械配件厂的定位是,适合推荐一两个学校成绩一般的人去那边实行。并且那边工程师要是已经带了学生超过两名,尽量就别推荐过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