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 第34章 风起翰林,京华烟云

第34章 风起翰林,京华烟云

第34章 风起翰林,京华烟云 (第1/2页)

正统元年,五月即将结束。
  
  司礼监掌印王振羞愤自尽于太液池的消息,带着宫廷散不尽的血腥味,北风吹过了高高的宫墙,笼罩在整个京师的官场之上。
  
  听宫中内侍们外传,乾清宫里的那位九岁天子,在痛失了自幼陪伴的王伴伴后,便愈发变得沉默寡言。
  
  他除了每隔一日雷打不动的日讲之外,几乎再也不曾踏出宫门半步。
  
  那团小小的身影总是爱安静地坐在窗边,一言不发地看着窗外的云卷云舒,仿佛那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在他稚嫩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乾清宫的沉寂与悲伤,似乎暂时遮盖住了宫墙外的波澜。
  
  在许多人看来,随着王振这个权宦自沉太液池底起,紫禁城这潭深水终于可以恢复往日的平静了。
  
  然而,就在这看似风平浪静的五月底,一道经由内阁三杨联名具奏、太皇太后亲自用印的旨意,却又给这潭刚刚恢复平静的池水,激起了更深的连衣。
  
  旨意宣告,朝廷要重启一次停滞多年的朔望大经筵,以《春秋》为题,即为天子恭贺万寿,亦为社稷固本清源!
  
  当这条消息传到翰林院时,瞬间就炸开了锅。
  
  要知道,这里本就是大明帝国的储相之地,是天下读书人最顶尖的象牙塔。
  
  民间传说的“无翰林不内阁”谚语,其实就是他们真实的写照。
  
  这塔内的每一个人,都对政治风向有着近乎野兽般的敏锐直觉。
  
  ---
  
  翰林院掌院学士厅内。
  
  侍讲学士李时勉正襟危坐,他手里捧着一杯早已凉透的六安瓜片,眉头紧锁。
  
  坐他对面的几位资深老翰林,也同样个个神情凝重。
  
  “士奇公(杨士奇)此举,乃是拨乱反正的雷霆手段啊!”
  
  一位姓钱的老编修抚着花白胡须,率先开口感叹道,
  
  “王振那竖阉倒台,朝纲初肃,正该以《春秋》大义,为陛下定下‘尊王守礼,垂拱而治’的圣君基调!我等身为经筵讲官,责任重大,我等务必要使讲稿字字句句,都合乎阁老们‘正本清源’之意。”
  
  闻言李时勉深以为然地点头。
  
  内阁此举,或许正是要将这棵长得有些“野”了的树苗,重新修剪回儒家礼法的框架之里。
  
  “不错,”李时勉沉声附和,指尖在案上轻叩两下,“此次大经筵,非比寻常。主讲之人,关系重大,依老夫看,当由……”
  
  他的话音未落,“吱呀”一声脆响,厅门便被人猛地推开。
  
  众人皆被这突兀的动静惊下一跳,抬眼一看只见一名跑堂小书吏正满脸急色,小跑着匆匆进厅,他双手之上还高高捧着一份公文:“李大人,司礼监刚批红送达的程文,上面还盖着咱们翰林院的印信!”
  
  司礼监批红的程文直送此处,倒是翰林院头例。
  
  带着疑惑的李时勉接过公文,缓缓展开,目光刚扫过首行,叩在案上的手指便蓦地停住了。
  
  只见他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古怪,像是惊讶,又带着几分琢磨不透。
  
  厅内众人见他神色有异,皆屏息凝神。
  
  片刻之后,李时勉的声音这才在静悄悄的厅内响起:“大经筵主讲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刘球。辅讲官:翰林院修撰曹鼐。”
  
  李时勉念罢,他指尖在公文边缘轻捻了片刻,这才缓缓放下推至案中。
  
  坐在末席的马愉,喉间低低“唔”了一声,指尖无意识地在案几上划着圈圈——他原以为人员得会是翰林院的老同僚或者是他。
  
  而靠窗坐着的年轻编修们则互相递着眼色,有人端着茶盏的手僵在半空,茶沫子都凝住了。
  
  因为任谁也没料到,如此大典的人选竟会是这俩人,尤其是当中的一个还是近年才崭露头角的后辈。
  
  “凭什么?!”
  
  一声愤怒的疾呼打破了厅内沉寂。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钱编修那平日一贯保养得宜的脸上,此刻竟然五官错位,眼珠子气的像是要跳出来。
  
  他“霍”地一下起身,手指颤巍巍地指着案上的那份公文,声音激动的都劈了叉:
  
  “刘廷振(刘球)?!让他主讲?那……那个‘公羊疯子’?当年在经筵上,连先帝都听得龙颜不豫,斥其‘戾气太重’!现在让他再去给陛下讲《春秋》,这对于阁老门来说不是把一柄开了刃的刀子,递到……递到……”
  
  他话说了一半,忽然意识到喻体不当,后话只得卡在喉咙里,一张老脸瞬间憋得通红。
  
  旁边一位私下与其交好的老翰林见状,连忙拉了拉他的袖子,低声道:“老钱,今时不同往昔,慎言,慎言……”
  
  钱编修猝不及防之下被拽得一个趔趄,他只好顺势坐回椅中,狠狠吐了口粗气,带出的唾沫星子全都溅在了青布袍角上。
  
  他抓起案上冷茶猛灌一口,喉间发出呼噜噜的声响,像是要把心头的荒谬感全冲下去。
  
  “哐当”一声,他将茶盏重重掼回案上,震得杯盖跳起又落下。
  
  气恼之下,他手指把茶盖攥得咯咯作响,忽然他又是一拍案几,话锋陡然转向名单的后段大声说道:
  
  “还有这个曹万钟(曹鼐)!宣德八年的状元郎,是,才气是有的,可他解经,素来不喜汉唐旧注,专好以己意揣度圣心,时常有歪曲圣言之语。”
  
  “这俩球货……这一个疯的,一个野的,搭配起来给陛下讲经?”
  
  这话刚一出口他自己先愣了愣,显然是急得把老家方言都冒了出来,眼角余光瞥见周围同僚投来的异样目光,耳根子腾地一下红了。
  
  急羞之下口中更是无遮无拦:“……这岂不是胡闹吗?!论资历,论稳妥,论对圣学的精研……凭什么不是……咳!咳咳!”
  
  “我”字在他舌尖打了个转,变猛地被他咬碎在了后槽牙里。
  
  钱编修额头冷汗,猛地意识到自己这是妄念失言了。
  
  他老脸一红,连忙端起旁边的空茶杯猛灌了两口空气,用一连串剧烈的咳嗽来掩饰方才那点不合时宜的私心。
  
  厅中众人神色各异,有想笑又不敢笑的,有同样心怀不忿的,但更多的还是惊疑不定。
  
  李时勉面沉如水,抬手重重地在桌上拍了一下,止住了方才钱编修引发的骚动。
  
  他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声音变得干涩而凝重:
  
  “这是司礼监新任秉笔,陈安陈公公亲自传下的条子。”
  
  “陈安”两个字一出,厅内温度仿佛骤降了几分。
  
  李时勉顿了顿,继续一字一句地道出缘由:“说是……体察圣意。陛下近日因王公之事伤神,心情郁郁,故而喜闻些新鲜言论解闷。兼爱刘学士讲解史实……生动,曹修撰思维敏捷……有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