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88章、洪武三百年祭(11)

第88章、洪武三百年祭(11)

第88章、洪武三百年祭(11) (第1/2页)

朱慈炅最终听取了福桂二王的建议,派了任时秋去祭东陵,连王国兴都没有派,主要王国兴是侯爵,任时秋只是最低等的伯爵。
  
  也是因为这件事,朱慈炅才知道,南京的太常寺居然有两个正卿,除了孙承宗掌内阁时起复的李标,还有一个林宗载。
  
  朱慈炅注意到这个林宗载,是因为他是拜访艾和尚艾儒略的官员之一,同时,他的调动显得有些不正常,这人是北太常寺卿调南太常寺卿,相当于给钱谦益腾位置。
  
  非常耐人寻味的是,这是他自愿的。
  
  啥时候南京的官比北京的官更香了?
  
  他的调任在朱慈炅继位前就完成了,那时,可没有人知道朱慈炅会来南京,连朱慈炅自己都不知道。
  
  太常寺没有祭祀的时候是个相对冷门的衙门,南京尤其如此,除了每年帮魏国公祭祭孝陵,他们基本没事做。
  
  朱慈炅对于当初工部有四个侍郎的怪事忍了,但南京太常寺也有两个寺卿,就让他不得不思考了。
  
  他喵的,一个冷衙门居然两个首长,朕的俸禄那么好拿?吏部在搞什么?
  
  朱慈炅浑然忘了,大明在天启八年极短的大半年时间内经历了,王永光、文震孟、谢陞,周嘉谟、钱龙锡、钱士升,南北六任吏部尚书。
  
  除了钱龙锡接南吏部时,周嘉谟属于年迈正常致仕,其他变动全部非正常,都是朱慈炅的小翅膀导致的。
  
  当吏部首长频频变动,天下官员的任命能够正常就有鬼了。
  
  朱慈炅和万历帝走上了两个极端,朱慈炅的官员一个位置多个人,万历帝的官员多个位置一个人。
  
  当然,这是临时现象,首辅黄立极带着吏部天官谢陞和都察院总宪曹思诚的京察大计此时正在北京如火如荼的展开。
  
  除了南京被封锁的这帮人,天下官员的目光都集中在北京,各种谋起复走关系。
  
  黄立极将“蓟州粮案”扩大化,没有引起什么大波澜,也是因为大计的原因,大家都巴不得某人倒霉好腾位置。
  
  北京的风其实已经吹到了南京,比如新科进士吕大器的江宁县令就是大计的小小成果之一,只不过,朱慈炅注意不到这么小的官员变动。
  
  朱慈炅的小翅膀马上也要影响到大明这个十分重要的政治活动,曹总宪京察着京察着会发现都察院都要京察没了。
  
  朱慈炅觉得重要无比的太祖三百年诞祭,绝大多数的大明普通官员其实也就是嘴上重要,心里根本不当回事,只觉得是场浪费钱粮的活动。
  
  天启八年九月十八日,寅时。
  
  朱慈炅着常服走出了具服殿,今天他还要换两次衣服。
  
  以襄王朱翊铭为首,南监国朱由崧和周王朱肃溱分居左右,密密麻麻的亲王郡王世子团皆已经等候在具服殿外,他们俱着常服。
  
  太监、宫女们挑着灯笼将湿冷的空气烘出一些热量与庞大密集人群的呼吸汇合,让朱慈炅感觉到一种即热又凉的氛围。周围人群无声肃穆,但山间的虫鸣和值岗将士手中的火把燃烧,让四周并不寂静。
  
  朱慈炅牵着一身红袍的田维章的手,站在阶前,看向周围。
  
  他的九卫都有出场,新六卫加上旗手卫、孝陵卫和锦衣卫。他们皆着礼装,五步一岗,密布了整个孝陵,蜿蜒的火光直达内红门前。
  
  内红门内,明楼前,今天将迎来大明开国以来,最庞大的人群。
  
  朱慈炅携二十七位亲王或者候任亲王,四百余位郡王及世子,两千位各宗各支代表,还有五百余位大内太监合计三千零一人将进入这里,在朱元璋宝顶前进行家祭。
  
  两千宗亲中没有人想到,他们此生有机会进到太祖坟头,肃穆的脸上,隐隐有激动的泪光。
  
  朱元璋,一个民族都无法忘记的名字,他不仅是历史的骄傲,整个大明的荣光,更是他子孙后代永远的丰碑。
  
  后世国父葬在他的身旁,而此时的大明,他就是真正的国父,只不过大明没有这个词,换成了太祖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