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朕问》天下(二)
第101章、《朕问》天下(二) (第1/2页)这是《朕问》的样刊,由孙进监制,阮大铖、蒋德璟主编的。
封面居然是五色彩色套印,背景是北京天工院的御书房,日月重光的匾额下,空空的御座后面巨大的书橱,两京十三省的分类文书清晰可辩,书橱上还悬挂着重启短剑,御案上的帆船、牛雕,笔墨纸砚都有展示。
谁画的?
应该是蒋德璟,只有他会这种写实的分格,因为朱慈炅跟他讨论过。
挺好,挺有视觉冲击的,因为能够进到朱慈炅御书房的人很少。
五色龙纹边框里的“朕问”二字是朱慈炅亲笔题写,阮大铖来要的。
朱慈炅认真审视着自己的字,真不太好,整体有些拘谨,也没什么力道,收笔那一勾有点刻意了。
朕其实可以写得更好点的,唉,算了,大明都没时间给朕练字了。
封面底部还有一行小字,大明翰林院、司礼监制,仿冒者大逆论罪。
朱慈炅嘴角泛起笑容,打开这本精装书,开篇是朱慈炅以天下贤者为师,问道天下的诏书。骈四俪六,朗朗上口,简洁清晰,这个才是大明翰林院的水平。
嗯,这明显是倪元璐的文风,这是以权谋私了。
算了,你们都想露脸就好,朕计较不过来的。
大明皇帝起居录,朱慈炅眉头微皱。
这个你们是偷懒,直接照搬翁鸿业的?
不行,太详细太生硬了,这不是写史书,白话叙事,要假装没有感情,这个要修改。
你们可以写朕接见了谁,对谁有什么指示,怎么批阅的奏章嘛。嗯,奏章不往朕这送,太监的报告也算嘛。
朱慈炅伸手拿朱笔,抬头间发现四个老头还都在直愣愣的看着他。
“还有事?”
刘一燝脸上闪过一丝小尴尬。
“陛下,你说得太快,老臣没记住。”
朱慈炅放下手中笔,又微微低头,目光失神的看向御案,田维章急急倒墨的动作也停了下来。
是啊,朕走得太快,阁老们跟不上,甚至更年轻的中书行走们都跟不上。
鼻中长出了一口浊气,抬眼看向三位阁老,终于露出微笑。
“四川不是有奏章送到?”
三位阁老都有不同程度的慌张,来宗道开口。
“已经送往北京。”
朱慈炅苦笑了一下。
“朝廷会怎么处理?坐视?等待,等冉家小土司莫名其妙死了再做应对?朕说要更开明的土司政策,你们都没有想法?”
三个阁老都低下了头,这种事是人家家事,朝廷能怎么办,强硬插手吗?那算什么开明的土司政策?
朱慈炅晃动脑袋。
“冉跃龙一生为大明南征北战,堂堂大明竟然要坐视他家祸起萧墙。朕为忠臣不值,冉家遗孀和酉阳百姓也会为大明不值。
他们急急上奏,不就是指望得到朝廷的帮助。朕没有看过这份奏章,但朕已经可以感受到小土司母子的慌张。
诸卿,这是皇明大义啊,你们就这样互相推脱。南京三个阁老一个皇帝一个监国竟然不能处理,非要推给北京那三个阁老一个太后一个监国?
酉阳一直忠于国家,但如果你们是酉阳人,国家如此漠视他们的希望,请问忠诚还剩几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