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教学成果(下)
第29章:教学成果(下) (第1/2页)武修文的心,被这无声却重逾千钧的肯定,狠狠撞了一下!他读懂了赵皓星眼神里的意思——你的方法,你的坚持,有效!赵皓星的认可,像一块坚固的基石,稳稳地垫在了他脚下,让他在狂喜的浪潮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这股力量,甚至暂时压过了对叶水洪的恐惧。
梁文昌的激动并未停歇,他洪亮的声音再次响起:“武老师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李校长高度重视!决定下午放学后召开全体教师会,专题研讨武修文老师的教学模式!总结经验,全校推广!”
下午的全体教师会,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李盛新校长端坐**台,他并没有慷慨激昂,语气反而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沉稳和力量。他先是详细通报了孙小胖获奖的情况,肯定了武修文在辅导学生方面付出的巨大心血和卓有成效的方法。
“成绩,是最好的证明!”李盛新的目光扫过台下,在林方琼微微蹙眉的脸上稍作停留,又掠过赵皓星平静的脸庞,最终落在武修文身上,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赏和鼓励。
“武修文老师的课堂,我听过不止一次。”李盛新继续说,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他的特点是什么?我总结两点:一是‘活’,二是‘实’。”
“‘活’,在于趣味性。抽象的数学概念,他总能找到贴近学生生活的切入点,用孩子们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去引导。一个游戏,一个故事,甚至学生自己犯的错,都能被他巧妙转化为探索的契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实’,在于分层和落实。他摒弃了一刀切,正视学生差异。基础题夯实根基,思维题挑战拔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课后辅导更是落到实处,不放弃任何一个有困难的学生。孙强同学的进步,就是最生动的例子!这不是运气,是扎实功夫结出的果!”
李盛新微微停顿,目光变得更加锐利:“我们有些同志,可能还在观望,甚至心里犯嘀咕,觉得他年轻,经验浅,还是代课老师身份……”
他没有点名,但不少老师的目光下意识地飘向了林方琼的方向,林方琼的脸色绷紧了,低头盯着笔记本,手里的笔无意识地在纸上划着凌乱的线条。
“身份不重要!方法才重要!效果才重要!”李盛新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武老师的实践,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证明我们海田的孩子,一样能学好,一样能出彩!证明好的教学方法,不分地域,不分学校!他的‘趣味引导’和‘分层落实’,我看,不仅数学课可以用!自然课能不能借鉴?语文的基础训练、作文引导,能不能从中汲取灵感?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尤其是骨干教师,放下成见,好好思考!我们海田的教学改革,需要这样的星星之火!”
李盛新的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教师们低声议论着,目光复杂地聚焦在武修文身上。有深思,有触动,有兴奋,当然,也有难以掩饰的复杂和审视。武修文坐在台下,感觉脸颊滚烫,手心全是汗。他从未想过自己的课堂实践会被校长如此高度提炼、公开肯定,甚至要推向全校!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期待,让他心潮澎湃,同时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散会后,武修文几乎是最后一个离开会议室的。刚走到教学楼门口,就被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拦住了。男人皮肤黝黑粗糙,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海边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神情有些局促不安,但眼神却很热切。
“您……您就是武老师吧?”男人搓着手,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普通话很不标准。
武修文有些诧异:“我是。您是……?”
“俺是隔壁大湾村的!”男人连忙说,眼神热切地上下打量着武修文,“俺家小子在村里小学念五年级,数学……唉,那个差哟!回回考试垫底!俺听说您教得好!特别好!连孙家那个小胖子都能教得拿奖!”他往前凑近一步,压低了声音,带着恳求,“武老师,俺……俺想问问,能不能……能不能把俺家小子转到你们班来?转到海田小学,跟着您学?学费啥的,俺不怕!只要娃能学好!俺砸锅卖铁也供!”
转学?!武修文愣住了。邻村家长竟然因为听说他的教学效果,想跨片区把孩子送来?!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一股混杂着感动、酸楚和巨大成就感的洪流猛地冲上心头,瞬间冲垮了所有防线!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付出,那些熬过的夜,耗尽的精力,承受的压力,是有价值的!它们转化成了家长口耳相传的信任,转化成了沉甸甸的、关乎一个孩子未来的托付!
“大哥,这……这恐怕不行。”武修文压下翻涌的情绪,艰难地开口解释,语气带着真诚的歉意,“转学有政策规定,不是简单的学费问题。得符合条件,两边学校都要同意,手续很复杂。我……我只是个代课老师,实在做不了这个主啊。”
男人眼中的热切光芒瞬间黯淡下去,布满了失望和无奈,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肩膀都垮了下来:“唉……俺就知道……俺就知道没那么容易……可是武老师,俺是真听说您教得好啊!”他摇着头,一步三回头地走了,那失望佝偻的背影,像一根刺,轻轻扎在武修文心上,留下一种难以言喻的酸胀感,却也伴随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被需要被认可的温暖。
夕阳熔金,将海面染成一片壮丽的橘红。武修文独自站在校门口,望着那家长远去的方向,久久没有动。海风带着熟悉的咸腥拂过脸颊,吹动他额前微湿的碎发。这一天,大起大落,悲喜交织。罗天冷带来的刺骨寒意仿佛还在骨髓里未散,孙小胖奖状的温热却已熨贴了心口;李校长当众肯定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在肩上,邻村家长那份不切实际却又无比真挚的信任,又像一股暖流注入心田。
他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海盐气息的空气,似乎想将这份复杂的心绪理清。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笑闹声由远及近。是“国际厨房”的小团体。郑松珍和林小丽一左一右,几乎是架着还有些不好意思的黄诗娴走了过来。
“武老师!还傻站着干嘛!”郑松珍声音响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兴奋,“天大的喜事!必须庆祝!诗娴说了,今天‘国际厨房’大出血!加菜!加硬菜!海鲜管够!”
黄诗娴被她闹得脸颊绯红,嗔怪地瞪了郑松珍一眼,才抬眼看向武修文。夕阳的金辉洒在她白皙的脸上,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柔和的阴影。她的眼睛亮晶晶的,盛满了笑意,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为他感到的骄傲和心疼。“修文,”她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穿透了风声和海浪声,“辛苦了。今天……真棒。”
那一声“修文”,那温柔的眼神,像羽毛轻轻拂过心尖最柔软的地方。武修文冰封的心防,在这巨大的喜悦和温柔的包围中,终于裂开了一道缝隙,暖流汩汩涌入。他用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了这些天来第一个真正放松的、带着点傻气的笑容:“好!庆祝!”
“国际厨房”的小饭桌,今晚前所未有的丰盛。黄诗娴果然下了血本,新鲜肥美的海虾白灼得恰到好处,红亮诱人;清蒸石斑鱼肉质细嫩,淋着热油和葱丝,香气扑鼻;一大盘爆炒花蛤,酱汁浓郁,勾人食欲;还有郑松珍贡献的拿手好菜糖醋排骨,林小丽拌的清脆爽口的凉拌海蜇。小小的客厅里香气四溢,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