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苍月大陆之五国争霸 > 第十九章大周出现(一)

第十九章大周出现(一)

第十九章大周出现(一) (第1/2页)

大周显德二十三年,秋。
  
  雁门关外的风卷着沙砾,狠狠砸在萧策的甲胄上。他抬手抹去脸上的血污,指缝间漏出的目光越过尸横遍野的战场,落在远处缓缓升起的青雀旗上。那面旗帜在暮色中猎猎作响,像极了当年他在洛阳城头看到的景象。
  
  “将军,该撤了。”亲兵的声音带着哭腔,怀里抱着的少年已经没了气息。萧策认得他,是上个月刚从家乡送来的新兵,还没满十六岁。
  
  他深吸一口气,铁锈味的空气呛得肺腑生疼。“告诉弟兄们,”他拔刀指向青雀旗,“那面旗子底下,埋着咱们二十万弟兄的骨头。今日要么踏平敌营,要么马革裹尸,谁也不许后退!”
  
  吼声未落,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骚动。萧策回头,看见几个骑兵冲破己方防线,为首的那人穿着熟悉的银甲,正是他的副将赵珩。“将军快走!”赵珩嘶声喊道,“朝廷下令,要咱们全军覆没在这里!”
  
  萧策瞳孔骤缩。他想起三天前收到的密信,信上只有四个字:“鸟尽弓藏”。当时他只当是危言耸听,此刻看着赵珩胸前插着的羽箭——那是禁军特有的狼牙箭,终于明白过来。
  
  “将军!”一个浑身是火的士兵扑过来,“东门失守了!”
  
  萧策挥刀砍断射向自己的箭矢,忽然放声大笑。“好个大周朝廷!好个显德皇帝!”他调转马头,朝着相反的方向冲去,“弟兄们,跟我走!咱们不做垫脚石,要做开路人!”
  
  残阳如血,映照着这支突围的队伍。他们身后,是燃烧的雁门关;前方,是未知的荒原。没有人知道,这场逃亡将在三百年后,催生出一个崭新的国度。
  
  青雀三年,春。
  
  洛阳城的桃花开得正盛,粉色的花瓣落在青石板路上,被往来的马蹄碾成泥。沈清辞站在相府的回廊下,看着侍女捧着的奏章,指尖微微发颤。
  
  “相爷,北境急报。”侍女的声音压得很低,“萧氏余孽在漠北称帝,国号‘磐’。”
  
  沈清辞推开雕花木窗,远处的宫城笼罩在薄雾中,太和殿的金顶若隐若现。她想起二十年前那个雪夜,父亲临终前攥着她的手说:“清辞,记住,这天下从来不属于哪一家,只属于能让百姓活下去的人。”
  
  “备车。”她转身取下墙上的玉佩,“我要入宫。”
  
  御书房里,显德帝正对着地图唉声叹气。看见沈清辞进来,他放下朱笔,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清辞啊,你说这萧策,朕待他不薄,为何要反?”
  
  沈清辞将奏章放在案上,声音平静:“陛下,二十年前雁门关之围,若非萧将军力战,洛阳早已失守。可朝廷却要斩尽杀绝,换作是臣,也会反。”
  
  显德帝猛地拍案而起:“放肆!你竟敢为反贼说话?”
  
  “臣不敢。”沈清辞屈膝行礼,“只是磐国已占漠北七州,兵锋直指幽州。若朝廷再不出兵,恐怕——”
  
  “出兵?”显德帝冷笑,“如今楚、吴、蜀、越四国虎视眈眈,朕若调兵北征,谁来守这洛阳?”
  
  沈清辞抬头,目光清澈:“陛下,百姓要的不是年号更迭,是安稳度日。萧策在漠北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已有万余流民归附。若朝廷能放下成见,与之议和,未必不是好事。”
  
  显德帝盯着她看了半晌,忽然笑了:“清辞,你是不是忘了,你父亲就是死在萧策父亲手里的?”
  
  沈清辞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血腥味在口腔中弥漫开来。她想起那个血染白袍的少年将军,想起他在桃花树下说:“清辞妹妹,等我凯旋,便求陛下赐婚。”
  
  “臣不敢忘。”她缓缓抬头,眼中没有泪水,只有一片冰湖,“但臣更记得,父亲临终前说,为国者,当以百姓为重。”
  
  显德帝沉默了。窗外的风卷着花瓣飘进殿内,落在那幅摊开的地图上,恰好遮住了“磐国”两个字。
  
  磐国章和元年,秋。
  
  漠北的风已经带上了寒意,萧策站在新建的宫殿前,看着工匠们安装最后一块匾额。“承庆殿”三个大字苍劲有力,是他亲手写的。
  
  “陛下,”内侍监总管李德全捧着一件狐裘过来,“天凉了,披上吧。”
  
  萧策接过狐裘,却没有穿上。他想起小时候,母亲总说:“策儿,你要记住,身为武将,不能怕冷,因为你的士兵们在寒风里站岗时,你也该陪着他们。”
  
  “南边有消息吗?”他望着南方,那里是洛阳的方向。
  
  李德全低声道:“沈相又上了奏折,劝显德帝议和。但听说……被驳回了。”
  
  萧策的指尖划过冰凉的匾额,忽然问道:“你说,清辞现在还好吗?”
  
  李德全迟疑片刻,答道:“听说沈相在朝中受了不少排挤,楚、吴两国都想拉拢她,但她都拒绝了。”
  
  萧策叹了口气。他知道沈清辞的难处,夹在朝廷和磐国之间,她就像风里的芦苇,看似柔弱,实则坚韧。
  
  “传旨下去,”他转身走向校场,“明日起,全军操练,三个月后,兵发幽州。”
  
  李德全愣住了:“陛下,您不是说要与民休息吗?”
  
  “休息是为了更好地打仗。”萧策翻身上马,“幽州是咱们的门户,必须拿下来。至于议和……”他回头看了一眼南方,“等打到洛阳城下,自然会有人来谈。”
  
  马蹄扬起尘土,惊飞了檐下的燕子。它们盘旋着飞向南方,仿佛要带去这个新生国家的消息。
  
  青雀五年,冬。
  
  幽州城外的雪下了三天三夜,把城墙变成了白色。沈清辞裹紧貂裘,看着城楼上飘扬的磐字旗,心里五味杂陈。
  
  “沈相,萧将军派使者来了。”侍卫掀开帐帘,带进一股寒气。
  
  沈清辞点头:“让他进来。”
  
  使者是个年轻书生,见到沈清辞,恭敬地行了一礼:“在下苏文,奉磐帝之命,特来拜见沈相。”
  
  “苏先生客气了。”沈清辞示意侍女上茶,“不知磐帝有何指教?”
  
  苏文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双手奉上:“陛下说,幽州已成孤城,与其玉石俱焚,不如开城投降。他保证,不伤城中一人,还会上奏朝廷,保您全家平安。”
  
  沈清辞打开信纸,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除了劝降的话,末尾还有一行小字:“清辞,二十年了,我等不起了。”
  
  她的手微微颤抖,将信纸凑到烛火前。火苗舔舐着纸张,很快将那行小字吞噬。“苏先生,”她抬头看向苏文,眼神决绝,“请回禀磐帝,幽州城在我在,城亡我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