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忧国忧民的情怀
第217章:忧国忧民的情怀 (第2/2页)推开吱呀作响的屋门,一股熟悉的烟草味和酒气扑面而来。
昏黄的煤油灯下,一个裹着厚厚棉大衣的身影,正坐在炕桌旁,就着一碟花生米自斟自饮。
“老赵?!”
李云龙猛地愣在门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赵刚!他的老搭档!竟然出现在这冰天雪地的农场土屋里!
赵刚闻声转过头。
眼睛也早已不复当年的锐利,布满了血丝和长途跋涉的疲惫,但那份沉稳和关切却丝毫未减。
他站起身,脸上露出一个带着风霜的笑容,声音也有些沙哑:“老李,回来了?”
没有过多的寒暄,两个老战友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那熟悉的力度,那掌心的温度,瞬间传递了千言万语。
杨秀芹张罗着加菜热酒,小石头好奇地打量着这位许久未见的“赵伯伯”。
几杯烧刀子下肚,驱散了身上的寒气,也稍稍融化了心头的坚冰。
话题不可避免地转到了那些他们共同牵挂的人和事。
“丁伟…不太好。”
赵刚放下酒杯,声音低沉下来,
“去年冬天,老毛病犯了,肺心病…很严重。
医院下了几次病危通知…我去看过他,瘦得脱了形…清醒的时候,还念叨着咱们晋西北,念叨着…想再看看你。”
李云龙握着酒杯的手猛地一抖,酒液洒了出来。
他低下头,看着浑浊的酒水在粗糙的桌面上蔓延,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
那个和他斗了一辈子嘴、较了一辈子劲、却也生死相托的丁伟…
那个才华横溢却又桀骜不驯的丁伟…快不行了?
一股巨大的悲凉瞬间攫住了他。
“孔捷呢?”他哑着嗓子问,声音干涩。
“老孔在农机厂…还行。”
赵刚叹了口气,“他性子硬,咬着牙挺着。
不过…也显老了。
他让我给你带句话:”
赵刚顿了顿,模仿着孔捷那倔强的语气,
“‘告诉老李!老子没趴下!他娘的拖拉机,老子开得比坦克还溜!让他等着!’”
李云龙听着,嘴角努力地向上扯了扯,想笑,却只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表情。
他端起酒杯,仰头将辛辣的酒液一饮而尽,火辣的感觉从喉咙一直烧到胃里,也烧得他眼眶发热。
“部队…现在怎么样?”
他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赵刚沉默了片刻,拿起酒瓶给两人的杯子重新斟满,动作很慢。
“乱过一阵子…现在,稍微好点了。”
他的声音很轻,却字字千钧,“但元气伤了…伤得很重。
训练废弛,装备老旧,人心浮动…”
他没有再说下去,只是端起酒杯,和李云龙重重地碰了一下。
“当——”
清脆的撞击声,在寂静的土屋里显得格外响亮,也格外沉重。
所有的忧虑、不甘、焦灼和对军队未来的深深忧思,都化在了这杯苦酒之中。
夜深了。
赵刚在冰冷的土炕上沉沉睡去,鼾声沉重。
李云龙却毫无睡意。
他披上那件破旧的军大衣,轻轻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走到屋外。
北大荒的冬夜,寂静得可怕。
寒风如同刀子,割在脸上生疼。
墨蓝色的天穹上,繁星璀璨,冷冽而遥远,像无数只冰冷的眼睛注视着这片沉睡的、多灾多难的土地。
远处,农场场部的灯光早已熄灭,只有零星的几声犬吠在寒风中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