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诏裂朝鲜
第200章 诏裂朝鲜 (第1/2页)此刻的朝鲜,远非昔日的“小中华”安宁景象,1621年,正是光海君李珲统治的末期,这个半岛王国深陷内忧外患的泥潭。
内部分裂,党争酷烈,海君倚仗以李尔瞻、郑仁弘为首的大北派把持朝政。他们通过“推鞫厅”等机构罗织罪名,残酷打压异己,甚至不惜处死光海君的兄弟临海君、永昌大君以绝后患。
朝堂之上,朴承宗等大北派领袖一手遮天,西人党、南人党等反对势力被排挤殆尽,朝政腐败,卖官鬻爵成风。
更为致命的是来自北方的威胁,后金在皇太极,阿济格二人的率领下势如破竹,已接连攻破朝鲜北部大片城池,兵锋直指王京汉城!朝鲜军队节节败退,形势岌岌可危,如同当年壬辰倭乱前夕。
就在此危急存亡之秋,大明皇帝颁布的针对藩属国的圣旨传到了朝鲜。如同在滚油中泼入冷水,瞬间在汉城的小朝廷里激起了轩然大波!
面对大明的圣旨和后金的铁蹄,朝鲜内部的分裂在国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光海君李珲表面恭顺,实则回避,光海君及其背后的大北派显然只想获得明朝的保护,却不愿承担任何新的责任或付出代价。其推行的“中立”政策虽在信中不便明言,但回避圣旨的态度已显露无疑。
而绫阳君李倧作为被大北派打压的西人党等势力拥立的对象,其信函则是试图通过接受并执行大明皇帝颁布的圣旨,承认藩属国的义务。
西人党希望通过支持绫阳君,并展现出对明朝的绝对忠诚和合作态度,换取明朝的支持,最终推翻光海君,由明朝册封绫阳君李倧为新的朝鲜国王!
这两封信能同时摆在朱由校的案头,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可以想见,在汉城:
光海君及其大北派接到李廷龟泣血送回的密信后,朝堂上必定是“义愤填膺”。大北派为了维护自身权力和不愿承担新义务,很可能强烈主张拒绝大明圣旨,甚至试图封锁消息或淡化危机。
而以西人党为核心的反对势力,则将此视为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暗中集结,积极运作,最终设法将绫阳君李倧这封“投名状”般的密信,通过秘密渠道送达了北京。
而且事情也确实是在这样的,当朝鲜赴明正使李廷龟的密报送抵汉城,景福宫勤政殿内登时掀起轩然大波。
“荒谬!愚不可及!”大北派魁首、领议政朴承文须发戟张,将那份抄录着大明皇帝朱批圣旨内容的密报狠狠捏在手里,
“李廷龟!妄为两班!出使上国,只知摇尾乞怜,竟将这等催命符也一并带回来?是要把朝鲜拖入深渊吗?”
殿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光海君李珲脸色阴沉地坐在王座上,手指紧紧抠着扶手。他倚重的大北派核心,李尔瞻、郑仁弘等人,个个面沉如水。
“陛下!”李尔瞻上前一步,声音尖锐,“明朝天子此谕,分明是趁火打劫!我国今岁连遭虏贼荼毒,北境残破,民力已竭!府库空空如也,仓廪见底,哪里还有半分余力去筹措什么粮秣?哪里还能抽调丁壮为天朝驱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