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嘉奖令和调令
第205章 嘉奖令和调令 (第2/2页)他们会一起坐在耳房的门槛上,看夕阳把远处的山峦染成金色。
许峰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似乎也变得温柔起来。
他用一截不知名的香木,花了好几天功夫,为林雪精心雕刻了一把小巧的木梳。
梳齿细密,梳背圆润,上面还刻了一朵含苞待放的兰花。
这天,林雪刚用温水洗了头,一头乌黑的长发像瀑布一样披在肩上。
许峰让她坐在炭火盆前,拿起那把新刻的木梳,小心翼翼地,从发梢开始,一点点为她梳理。
木梳滑过长发,悄然无声,带着淡淡的木香。屋子里很安静,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林雪微微仰着头,闭着眼睛,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静谧与安宁。
她能感觉到许峰的动作是那么专注,那么轻柔,仿佛他手里捧着的,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
“夫君。”
“嗯。”
“真希望,日子能一直这样过下去。”
许峰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
他看着铜盆里自己和林雪的倒影,看着她恬静的侧脸,心中那片坚冰覆盖的湖面,早已春暖花开。
他正想说些什么,屋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周大山那标志性的大嗓门。
“许峰!王政委!快出来!军区来人了!”
许峰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他放下木梳,帮林雪把头发拢到身前,才站起身,走了出去。
院子里,王铮已经在了,正一脸激动地同一个风尘仆仆的通信兵说话。
那通信兵身边,停着一辆比刘司令上次来时还要新一些的吉普车,车身上虽然也溅满了泥浆,但那股子精悍的气势,却截然不同。
“怎么了?”许峰问。
“大喜事!天大的喜事!”王铮看见许峰,兴奋得脸都红了,他扬了扬手里一个盖着红色火漆印的牛皮纸信封:“岩安发来的嘉奖令!是总部直接发下来的!”
岩安!
这两个字,像一道惊雷。
周大山在一旁激动得直搓手:“他娘的,俺就知道!咱们干了这么大的事,上面肯定看得见!快,政委,快念念!让俺也听听,总部的大首长们是怎么夸咱们的!”
王铮清了清嗓子,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展开那张质地精良的麻纸,用一种近乎于朝圣的语气,高声念了起来。
“关于对大别山军区第一后勤药材基地及相关人员予以嘉奖的通令……”
嘉奖令的措辞严谨而有力,高度赞扬了基地在“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称其为“解决我军后勤困难问题的一次创造性探索和伟大胜利”。
通令里,王铮和周大山都被记大功一次。
林雪和她带领的医疗队,以及石头为代表的村民们,也都受到了通报表扬。
最后,通令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分量,提到了许峰。
“……尤其应当指出,许峰同志,以其卓越的农业科学知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基地建设中起到了决定性的核心作用。其开创的‘堆肥法’、‘立体种植法’、‘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系列科学方法,为我军后勤生产工作开辟了全新的道路。特此,授予许峰同志‘全军劳动英雄’称号,记特等功一次……”
“全军劳动英雄!特等功!”
周大山倒吸一口凉气,随即一巴掌拍在自己大腿上,吼得比谁都响:“好!好啊!俺就知道,许峰你小子,是金子在哪儿都他娘的放光!”
周围闻讯赶来的村民们,虽然听不懂什么叫“特等功”,但“全军劳动英雄”这几个字,他们是听懂了。
一时间,整个院子都沸腾了,欢呼声几乎要把房顶掀翻。
王铮念完,激动得眼眶都红了。他小心地把嘉奖令折好,郑重地看向许峰,眼神里是发自内心的敬佩和喜悦。
然而,许峰的脸上,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激动。
他的目光,越过了那封滚烫的嘉奖令,落在了通信兵递给王铮的另一个,更小一些,封口也更严密的信封上。
那个信封的材质不同,上面没有岩安的印戳,只有一个小小的,几乎看不清的五角星徽记。
王铮也注意到了。他接过那个信,入手只觉得分量极沉。他看了一眼信封上的落款,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吉辽军区司令部……周。”
周大山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
他不是王铮,不懂那么多弯弯绕绕,但他知道“吉辽军区”意味着什么。那是东北。
王铮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他看了一眼许峰,又看了一眼手里的信,最后还是撕开了封口。
里面只有一张薄薄的纸。
一纸调令。
“兹调抗日联军教导旅(远东国际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战士许峰同志,即刻启程,返回原部队报到。不得有误。”
落款处,是一个龙飞凤舞的签名。
周保中。
没有军衔,没有职务,只有一个名字。
但这个名字的分量,比千军万马还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