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你妈病房我派人守着
第141章 你妈病房我派人守着 (第2/2页)他掏出手机,调出阿强的朋友圈:照片里,老赵的小闺女趴在病床上画蜡笔画,阿强蹲在旁边教她勾线条,窗外阳光斜照,把孩子的发梢染成金色,配文“医院里的阳光课”。
“您闺女学画画挺有天赋。”肖锋把手机递过去,屏幕反光映出老赵浑浊的瞳孔,“阿强说她画的向日葵,花瓣比他教的学生都亮。”
老赵的手指碰了碰屏幕,突然抽回手,像被烫到。
他盯着自己磨破的袖口,线头勾在纽扣上,轻轻一扯就断。
“我……我就是一保安,他们说不照做就调我去太平间。”
“阳光指数里有项‘纠错率’。”肖锋从口袋里摸出张评分卡模板,纸张边缘已被摩挲得发毛,“您要是觉得哪里不对,填了这张卡,县纪委的人会带着摄像机来查。”
他把卡塞进老赵手里,指尖触到对方粗糙的掌纹,“到时候,您闺女的向日葵,能贴在村委会公示栏最显眼的位置。”
老赵捏着评分卡的手微微发抖,纸张在他指间簌簌作响。
他望着窗外,住院部楼下,阿强正带着几个孩子用粉笔画彩虹,粉笔在水泥地上“嚓嚓”摩擦,其中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像极了他闺女。
下午三点的村部电脑前,小郑盯着本地论坛刷新页面,风扇嗡嗡转动,吹起桌角的纸页。
“又删了!”他拍桌,掌心震得发麻,“阅读量刚破万就被撤了,后台显示是‘违规营销’。”
肖锋端着搪瓷杯,看截图在工作群发得飞快——王奶奶的泥坑、二小子的身份证复印件、还有那行“本该修你家门口泥路”的字,被转发到了二十多个村民群。
他喝了口茶,茶叶梗硌得舌尖发苦,茶水微烫,却压不住喉咙里的干涩,“删帖的人慌了。”
“张某办公室摔了杯子。”小郑压低声音,喉间像卡着棉花,“我在市纪委的线人说,他正给宣传部长打电话,说要‘清朗网络环境’。”
肖锋笑了,指节敲了敲桌上的评分卡,声音清脆,“他以为控场就行,可老百姓现在盯着的是这张卡。”他翻开评分卡,透明度、参与度、纠错率——三个词像三把钥匙,“以前他们装看不见问题,现在老百姓举着卡问‘你打几分’,装都装不像。”
傍晚的祠堂议事厅挤得像锅煮饺子,人声嗡嗡,汗味、烟味、旧木头的霉味混在一起。
老李举着评分卡站在投影前,脖子上的汗把衬衫领口浸得透湿,黏在皮肤上,发出轻微的“窸窣”声:“这玩意儿比村干部说话还准!上个月修水渠,我按卡上的‘参与度’要求,非逼着施工队让咱村民监工,结果真查出水泥少了半车!”
肖锋站在后排,看着墙上的投影切换成银行转账记录——两万块,用途“肖母转院押金”。
他声音不大,却像块石头砸进池塘,嗡嗡的议论声突然静了。
“我缺钱。”他顿了顿,喉结动了动,声音低哑,“但我更怕你们以后还得靠求人看病。”他望着第一排的王奶奶,老人眼里还泛着上午帖文里那个泥坑的水光,浑浊却亮,“今天我退一步,明天张某就能把学校的课桌钱、敬老院的暖气钱都吞了。”
阿强突然站起来,牛仔外套蹭得椅子吱呀响:“我捐第一个月工资!”他掏出手机晃了晃,屏幕亮起转账成功的提示,“刚转的,五千二,够买几袋水泥填王奶奶的坑!”
“我也捐!”二小子从后排挤过来,袖口蹭到桌角,发出“刺啦”一声,“那假合同用的是我身份证,我得出力!”
孩子们在长凳上蹦跳,脆生生的童音撞着房梁:“反客为主!轮到我们当主持人啦!”
与此同时,市交通局副局长办公室的落地窗外,暮色正漫过柳河村的方向。
张某捏着手机,屏幕上是疯传的评分卡截图。
他扯松领带,喉结动了动,对着空气冷笑:“你以为掀开的是盖子?”他指尖划过“纠错率”三个字,指甲在玻璃上留下一道白痕,“你只是踩进了泥潭。”
深夜十一点,肖锋坐在母亲的新病房里。
母亲刚打完止痛针,睡得很沉,呼吸均匀,手还攥着他的衣角,指尖微温。
他摸出评分卡,在“纠错率”一栏画了个问号——这是阿九凌晨两点要发来的私信里,最关键的两个字。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落在“纠错率”三个字上,像撒了把细沙,泛着冷冽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