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融会贯通
第17章融会贯通 (第1/2页)秋天的早晨,太阳刚刚露出笑脸,照在院子里一片金黄,让人有些想睡觉的感觉,鸟儿欢唱,露珠晶莹剔透,朝阳带来了一天的喜悦。吃早餐的时候,肖老爷子说:“阳阳,今天你先看病人,我来把关。”
“好的,师父。”陈阳高兴地回道。刚吃好了早饭,就迎来了今天第一位病人。
患者项某,女,于6天前患者突发视物旋转,为阵发性发作,平卧减轻,坐立加重,伴呕吐和耳鸣、听力稍减退、心悸、大汗等,无发热、头痛,遂入住巨州人民医院诊治,西医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治疗6天(具体用药不详),症状一直无缓解,于是岀院来本堂治疗。
陈阳看患者舌红苔粗,脉弦滑,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应用中医辩证分析:痰浊上扰,蒙蔽清阳,加之肝火偏旺、肝风内动,故见头晕目眩、坐立时加重;痰浊宿食壅遏于中,积而生热,痰热上扰于心见心烦不寐,痰热中阻、胃失和降而见纳差、呕吐、便闭等症。舌红、苔粗裂黄燥、脉弦滑为肝火痰热之象。诊断:眩晕。
证候:痰热内扰、肝火亢盛。
治疗:化痰清热,清肝泻火。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川黄连9g、竹茹10g、枳实10g、陈皮6g、半夏8g、茯苓12g、甘草3g加菊花15g、大黄8g)四剂。
肖老爷子看了看病人,又看了看处方,点点头说:“可以。”其实肖老爷子心中远不是表面那么平淡,陈阳对疾病的诊断准确和处方对症治疗的老练出乎意外的高明。
下午的时候又来了一位眩晕病人。患者刘某,男,48岁,3个月前生气后出现眩晕,时有天旋地转感,偶因转颈加重,伴头痛、部位不固定、耳鸣等,上述症状休息后可略减轻,时有加重。3个月来,多次在中、西医院就诊,诊断为周围性眩晕,给予天麻素、倍他司汀静滴或清肝平肝类中药口服后症状也可减轻,但仍反复加重。
陈阳接诊,见病人头晕目胀需扶站,满头皆痛无定处,急躁易怒、双耳鸣、恶心、口干、寐不安、大便干;舌红,苔腻偏黄,脉弦。陈阳想用针灸先治疗,再服汤药以巩固。因眩晕病位在脑,脑为髓之海,因此选取巅顶的百会穴,可以清头目,止眩晕,风池穴在头部,可以疏调头部的气机,太冲为肝经的原穴,可以平肝潜阳,内关为八脉交会穴,与太冲穴相配,可以加强平肝的效果,丰隆可以健脾除湿,化痰定眩。
陈阳取百会,风池,太冲,内关,丰隆等穴先用中医针灸手法治疗后,患者自觉稍有改善,但仍眩晕厉害。
陈阳心想我能不能用内气针灸来增加效果,于是又用一些内力气息附在针体上对病人的穴位进行针灸刺激,再行针一遍,眩晕立止,就是人有点乏力。嘱病人用天麻钩藤汤善后。
肖老爷子笑着对陈阳说:“阳阳,你用内气给他治疗了?”
“是的,我用了一点内力,想不到效果这么好。”陈阳欣喜地说。
“阳阳啊,对于修炼之人内气最为重要,用一些少一些,如果因治病耗完内气碰到危险,你怎么去应对?何况过度应用内气治病影响到自身的修炼进度,一般的疾病能够应用针药达到效果的都应该不用内气,切记!。”肖老爷子意味深长的叮嘱。
“好的。”陈阳用手抓了抓头,不好意思。想不到用内气治疗疾病,作为医生还要有这方面的考虑。
“阳阳,从今天开始我要出去拜访几位老朋友,大概在年前回来,我有几事情要交代你一下。”
“师父,你去哪里啊?有什么事啊?”陈阳不知道肖老爷子出去干嘛。
“说了你也不知道,我走了以后,你要把家看好。有病就看病,没事就看书和炼功,千万不能懒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你应该懂得。还有就是不要上竿子给人看病,这样落不得好的。”肖老爷子啰啰嗦嗦地交待了一大堆才提着一个布包走了。
肖老爷子走了以后,陈阳就像脱缰的野马,想干嘛就干嘛,心情舒畅得不得了,都觉得天都更蓝了。
马家弄巷的人知道肖老爷子出门了,根本就没有人来找陈阳看病,谁都不相信短短几个月就能把中医学会学好。
陈阳可不管这些,他每天不是练功就是研究兽皮卷的针灸绪论和祝由术。这段时间都可以看到陈阳一个人在房间里、厅堂里、院子里,口中念念有词地指手划脚。或是可以看到他在拿银针当暗器,指那打那,银针在他手中如跳舞一般的来去自如,得心应手。
这是一个宁静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陈阳手中捧着的书上。他正沉浸于书中精彩的情节之中。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慌乱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一伙人气喘吁吁、神色慌张地闯进了房间。为首的几个人费力地抬着一副担架,担架上面躺着一个浑身是血的中年人。那人面色苍白如纸,身上的伤口还在不断渗出血迹,看上去情况十分危急。
这伙人一见到陈阳,便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赶忙拱手行礼,焦急地问道:“小兄弟,请问肖老爷子在哪里?我们急需肖神医出手相救!”
陈阳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了一跳,但很快就回过神来。他仔细打量了一下躺在担架上的伤者,又看了看眼前这群心急如焚的人,然后摇了摇头回答道:“不好意思,各位,我师父出门办事去了,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