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 章 不知皇帝老儿想给他二弟升啥官?
第 231 章 不知皇帝老儿想给他二弟升啥官? (第1/2页)赵铁衣连忙应是。
这事儿他之所以先斩后奏,是因为血缘亲情这种事不好说。
他怕主君和二爷狠不下心,将来酿成大祸才这样干的。
其余事什么时候该心软,什么时候该心狠,他相信主君和二爷心里有谱,同时心中也重重松了口气。
看样子,主君倒是不怪自己。
李瑜想着要不要写信给沈旦说一声,可想想又怕信在路上出了什么事,干脆就想着等以后再说。
庄园之内。
张三娘头上戴着遮阳草帽,挽着袖口与裤腿。
手持木耙娴熟又利落地翻动着谷子,时不时用脖子上挂着的汗巾擦擦脸,听完儿子的话她有些惊讶。
“什么?老爷子瘫了?”
那老东西缺德事儿干多了,可算是遭报应了。
苍天有眼普天同庆啊,她要不要买点爆竹庆祝一下。
李纲正坐在檐下看书呢,闻言也是微微一愣。
“那旦儿是不是得回去侍疾?”
若是不回去,会不会被别人说不孝?
闻言张三娘撇撇嘴:“他几个儿子儿媳妇都还好好活着呢,侍疾哪里轮得到我儿?”
“再说了,陛下定然也不会让我儿回去侍候祖母的。”
万幸他们搬到京城来了以后,旦儿的婆娘孩子也跟着搬到了京城。
否则还得累着她乖儿媳。
她近来可是听别家老夫人说过,只要是陛下得用的臣子,就算是死了爹娘也不一定让其守孝。
何况是有儿子有媳妇的祖父,还没死呢便叫得用的臣子回去侍疾?
他们哪里有这样的脸面?
李纲松了口气:“我倒是把他们给忘了。”
自沈旦发达了以后,所有人都将养这两位老人的责任,理所应当地放在了沈旦的肩上。
从前两老人在村里住着的时候,就算是擦粑粑的草纸,沈家人都得去找沈旦给报销。
“只是白管家不会让他们去侍疾的吧?”
两个人若是胡言乱语的话,沈家那几个还不得出去大肆宣扬?
张三娘冷笑一声:“白管家心里有数,他肯定不会让他们坏了旦儿的名声,而且咱们旦儿如今是什么身份,哪里是他们能随意编排的。”
都用不着瑜儿旦儿费什么心思,只要他们敢嚷囔出一点儿,王知府和族长第一个就得收拾他们。
家里好不容易出几个有出息的孩子,哪儿能让他们给败坏了去。
李纲点点头,看向李瑜:“虽说你就早姓了李,可为父以为你最好还是让人送些礼回去。”
“以示对两位老人的关怀,免得别人说出什么你不好的来,礼可以不重,但一定要声势浩大。”
尤其是在御史遍地走的京城,那些人没事儿总要找些事儿出来说。
李瑜点了点头,又坐着陪着父母说了会儿话,最后又去田间帮着亲娘收了些谷子回来才离开。
崔延龄快要致仕,李瑜在京城是天官儿竞选最热的选手。
京城各个书城都在传,这位年轻的刑部尚书轶事。
但凡是有点什么风吹草动,第二日整个京城都知道了。
原因无他。
京城书店都有自己的"报社",贵贱按印刷纸的好坏来分,最便宜得也就是五文钱一份。
但凡是家里头有认字的,都很乐意买一份回去看。
像这种好不容易休沐,还亲自下地陪母亲干农活的大新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