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城斗初试
第四章:城斗初试 (第1/2页)青灰色的城墙高耸入云,城门洞下阴影森然。云昭仰头望着城门上方"临海县"三个斑驳大字,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他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独自来到县城,更没想到会是以这种方式——背着简陋的行囊,腰间别着父亲的鱼叉,怀里揣着皱巴巴的三十文钱。
"发什么呆?要么进城,要么滚开!"守城士兵用长矛柄戳了戳地面,不耐烦地喝道。
云昭回过神来,局促地摸了摸钱袋——里面装着全村人凑的三十文钱。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五文钱递过去:"军爷,入城费。"
那士兵眯眼打量着云昭破烂的衣衫和赤着的双脚,突然咧嘴一笑:"渔村来的?最近县太爷有令,渔村来人入城费翻倍,十文钱!"
"什么?"云昭瞪大眼睛,"王叔明明说五文..."
"那是上月!"士兵一把夺过云昭手中的钱袋,将里面的铜钱尽数倒出,数了十五文揣进自己怀里,剩下的随手扔回,"看你这穷酸样,就收你十五文当教训!"
云昭握紧了拳头,体内那股沧海之气突然躁动起来,顺着经脉涌向双臂。他几乎能感觉到掌心开始变得湿润,仿佛下一刻就会有水流喷涌而出。
"怎么?想动手?"士兵冷笑着举起长矛,矛尖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云昭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体内翻腾的气息。王大叔再三叮嘱过,县城不比渔村,在这里惹事会吃大亏。他弯腰捡起钱袋,默默走进城门。
身后传来士兵的嘲笑:"渔花子就是没骨气!"
踏入城内,喧嚣声如潮水般涌来。云昭站在街口,一时不知所措。眼前是一条望不到头的宽阔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各色幌子在风中招展。街上行人摩肩接踵,有挑担的货郎,骑马的富商,坐轿的官眷,还有沿街叫卖的小贩。空气里混杂着食物香气、马粪味和不知名的香料气息,刺激得云昭连打几个喷嚏。
"让开!挡什么道!"一个壮汉粗暴地推开云昭,差点把他撞倒。
云昭踉跄几步站稳,这才意识到自己站在了路中央。他连忙退到街边,眼睛却舍不得从街景上移开。渔村最大的集市与这里相比,简直如同儿戏。
他沿着街道慢慢前行,每走几步就会被新鲜事物吸引:铁匠铺里叮当作响的打铁声,绸缎庄里流光溢彩的布料,药铺门口悬挂的干蛇和蜥蜴...最让他挪不开脚步的是一家书店,透过半开的门扉,能看到里面整齐排列的竹简和线装书册。云昭不识字,但那些书卷散发出的墨香让他莫名向往。
"滚远点!臭要饭的!"书店伙计一盆水泼出来,溅湿了云昭的裤脚。
云昭慌忙后退,却不小心撞到了身后一个水果摊。几个橘子滚落在地,摊主立刻揪住他的衣领:"赔钱!五文钱!"
"我...我不是故意的..."云昭结结巴巴地解释,手忙脚乱地从钱袋里摸出所剩不多的铜钱。
摊主一把抢过钱袋,将里面的铜钱全倒出来:"才十五文?穷鬼!"说着拿走十文,将钱袋扔回云昭脸上。
云昭咬着嘴唇捡起钱袋,在围观者的哄笑声中快步离开。他这才明白王大叔临行前那番话的含义:"县城是吃人的地方,比大海还凶险。"
正午的阳光炙烤着石板路,蒸腾起阵阵热浪。云昭口干舌燥,却舍不得花钱买水。他在街角找到一个公用水井,排队等候时,体内的沧海之气突然毫无征兆地躁动起来。
那感觉就像有一道无形的丝线,从胸腔延伸出去,牵引着他转向某个方向。云昭困惑地环顾四周,发现那股牵引力来自一条幽深的小巷。
鬼使神差地,他离开队伍,朝小巷走去。
巷子越走越窄,两边的建筑也越来越古老。青苔爬满石墙,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某种说不清的陈旧气息。牵引感越来越强,云昭的心跳也随之加快。拐过三个弯后,他停在一栋不起眼的两层木楼前。
楼门上方悬着一块褪色的匾额,写着"藏古斋"三个大字。门半掩着,里面黑洞洞的,看不清状况。但云昭能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里面呼唤着他,就像月光贝曾经在海中呼唤他一样。
他推门而入。
室内比想象中宽敞,却堆满了各种古怪物件:生锈的刀剑、破损的瓷器、泛黄的字画,还有数不清的瓶瓶罐罐。光线透过高处的气窗照射进来,在灰尘中形成一道道光柱。
"有人吗?"云昭轻声问道。
没有回应。他小心翼翼地向前走,体内的沧海之气随着步伐越来越活跃。在店铺最深处的一个角落里,他发现了吸引自己的东西——一个半埋在杂物中的青铜匣子。
匣子约莫巴掌大小,表面布满铜绿,但能辨认出上面雕刻的波浪纹饰。云昭伸手触碰的瞬间,匣子突然发出微弱的蓝光,与他体内的沧海之气产生共鸣!
"谁准你碰那东西的?"
冷冽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云昭猛地转身。门口站着一个锦衣少年,约莫十八九岁年纪,腰间悬着长剑,俊朗的脸上满是轻蔑。
"我...我只是..."云昭一时语塞。
锦衣少年大步走来,一把推开云昭,仔细检查青铜匣子:"还好没弄坏,否则把你卖了也赔不起!"他转向云昭,上下打量一番,突然露出讥讽的笑容,"我当是谁,原来是海边渔村的小杂种。怎么,渔村被风暴毁了,来城里要饭?"
云昭浑身一僵:"你认识我?"
"临海县谁不认识你们云家村的穷鬼?"少年嗤笑道,"去年冬天你们村来县衙闹事,不就是你带头喊的口号吗?"
云昭这才想起,去年渔税加重,他确实随村长来过县城请愿。当时有个锦衣公子站在县太爷身边,想必就是眼前这人。
"赵公子,您来了。"一个干瘦老者从里屋走出,满脸堆笑,"老朽刚才在内室清点货物,怠慢了。"
"无妨。"被称作赵公子的少年摆摆手,"我订的那批货到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