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朔晦双魂,阴阳一命
第56章、朔晦双魂,阴阳一命 (第1/2页)三月十七。
大吴帝京,天中城。
昨今两日,朝堂氛围有点不对劲......今日早朝后,陛下更是召集诸多重臣于谨身殿议事,直至时辰近午,殿门依旧紧闭。
但天中城,熙攘繁华如常。
一大早,天中各个主要街道的路口,都站着三两个青衣小厮,但凡见到读书人模样的男子,便会凑前送上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这些小册子内容一样,书名却五花八门。
有的叫做《畸恋》,副标题‘金莲与阿庆不得不说的故事’。
有些书名叫做《欲海孽缘》,还有更离奇吸睛的叫《一根棍棍引发的血案》。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受赠之人只觑一眼那首定场诗便隐隐猜到了内容,回家后赶紧找个僻静地方细看下去,不多时便沉浸其中。
但无一例外,所有免费发出去的小册子,统统结尾于同一处。
‘金莲匆忙间顾不得许多,里衣、罗袜已被丢出锦帐,西门大官人三两下脱掉衣衫,扑将上去......(完)。欲知后事如何,请购风月传奇《金瓶梅》,全城各大书铺有售。’
“娘那个得儿!”
看客看到此处,往往会喝骂一句,随后揣上银子,火急火燎赶往最近的书铺。
至当日酉时,头批刊印的《金瓶梅》第一册两千本,宣告售罄。
傍晚,姜轩同书监局刘大人的公子刘浮舟依约来到酌月楼,要了间雅间,两人坐在屋内将刚刚从书铺收来的回款拢在一起。
清点完毕,姜轩将银钞分作了四堆。
“这些,留作第二册刊印的本钱!这一堆是你的分红,这一堆是我的......”
“那这一堆呢?”
“不是说好了么!这一堆是我兄长的!”
姜轩将自己的分红收好,又将另一份整整齐齐叠好。
刘浮舟眼巴巴看着,低声建议道:“阿轩,你不是说那人是个赤佬么?咱俩干脆把他这份分掉得了!”
“什么赤佬?若无我大吴军卒抛家舍业、戍边守关,哪有你这等膏粱子弟在京中歌舞升平!我父亲亦是边镇武人,你下回见了他,是不是也要称他一声‘赤佬’!”
这话,听着怎么那么耳熟......
刘浮舟老爹书监局的职务并不高,在天中这种地方,尿个尿都能滋湿一群。
是以姜轩虽然是个入不了族谱的私生子,但拿老爹的名头足够唬住他。
刘浮舟讪讪一笑,道:“都听你的。”
“阿舟,我跟你说,人无信不站,咱们要做到言之有理......”
“阿轩是想说言而有信吧?”
“管他言什么鸟呢,总之,咱们不能说话不算数。”
“嗯,我晓得了。”
‘吱嘎~’
两人正说话间,房门被人从外推开。
一名面皮白皙、眼窝深陷的锦衣青年不请自来,摇扇立于门内,身后跟着伴当。
姜轩扭头看清来人,噌地站起,慌忙将抓在手里那份丁岁安的分红藏在了身后。
那锦衣青年瞧见了也不计较,只呵呵一笑,“轩弟,好久不见。”
“哎呀,哪阵香风把余兄吹来了,数月不见,余兄愈发亭亭玉立了......”
“呵呵,轩弟甚至不愿称为兄一声表哥。”
“呃......表哥。”
“轩弟,听说你弄了门挣钱的营生,为兄想参一股,如何?”
“余兄说笑啦,我和阿舟做这点小生意,您怎会看得入眼.......”
“呵呵,巧了,我偏就看入眼了!我出一百两银子,往后这门生意,我占八成,就这么定了!”
“不成!”
“不成?”
锦衣青年笑容一收,逼前一步,一把揪住姜轩的衣领,“成还是不成?”
姜轩畏惧的缩着脖子,脸上挤出谄媚笑容,口中却道:“不成!”
.......
千里之外.......
酉时黄昏。
南昭叩剑关东北三十里。
绵密春雨,飘飘洒洒。
山脚一处背雨巨岩下,一队二十余人的南昭马军聚在篝火前,不时爆出几声畅快大笑。
今日已是叩剑关大战后的第三天。
吴军大溃的消息传出,先前假意归附的南昭各城,迅速反正。
将吴军北归之路封了个严严实实。
昭军随即化整为零,分作无数支五六人至百十人不等的小队,搜山检海抓捕溃兵。
此时这支捕俘小队,收获颇丰。
拴在一旁的战马两侧,挂满了吴军脑袋......山风掠过,微微晃荡,宛如一串串无声风铃。
两百步外,半山腰上。
丁岁安伏在一片湿漉漉的杂草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