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速通武林,拳镇诸天! > 第一百九十九章 盗门三圣,教门谭腿

第一百九十九章 盗门三圣,教门谭腿

第一百九十九章 盗门三圣,教门谭腿 (第2/2页)

专盗权贵,亦有侠义之举。
  
  “黑燕子”李圣五也活跃在北平津门一带,因作案风格与“燕子李三”相似,擅轻功,也在作案后留标记,且常穿黑色夜行衣,被称为“黑燕子”。
  
  以三人为主,成立燕子门,算是独立开宗立派了。
  
  因为盗门虽然说起来像个门派,但多是以地方为组织,奉天的盗门一伙,津门的一伙,北平甚至好几伙。
  
  没有实际门派组织。
  
  燕子李三三人十多年前在沧州建立燕子门,还引起不小轰动,三人名声在外,又有盗亦有道的传闻,不少盗门中人混不下去,都去投奔他们。
  
  不过靠偷盗为生,不是正路,燕子门在江湖上有一号,但也不敢像十三家武馆一样,光明正大。
  
  只能算半明半暗,被真正武林中人冷眼相待。
  
  真有本事的大拳师,谁他妈天天躲在暗处。
  
  消瘦青年本就震惊陈湛出手,又被看破身份,更是惶恐。
  
  他来京城是为了办事,办好事听到这个热闹,心血来潮参与一番,没想到立刻栽了。
  
  不敢多说,转身下台就走。
  
  “我跟你说的,听到没!”陈湛沉声一声喝。
  
  青年身子一抖,被吓一跳,连忙转身道:
  
  “听见.听见了。盟主,回去就跟三位爷交代,多谢您手下留情。”
  
  “行了,走吧。”
  
  青年走后,陈湛兴致不高,之前扫视一圈,在场没几个高手。
  
  很快又上来个人,青年,年纪与陈湛相仿,十分客气。
  
  “在下何拙,练谭腿的,佩服盟主,不敢挑战,只想盟主指点几招。”青年说话恭敬,丝毫不敢说挑战。
  
  陈湛听到口音,不像华北地区的人。
  
  点头淡淡道:“你是内蒙人?教门谭腿?”
  
  何拙一愣,惊喜道:“这都被您看出来了?哎,不虚此行,不虚此行。”
  
  陈湛无奈,他口音实在怪异,特有少数民族口音,别说陈湛,凡是听到的大概都能猜出来。
  
  教门谭腿是昆仑大师晚年所传,因习练者多为清真教回族,故又称教门弹腿。
  
  是在临清潭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临清潭腿渊源深厚。
  
  “教门谭腿,我了解不多,你尽管出手,先看看你火候。”陈湛不管他是什么门派,功夫到一定程度,都有共通之处,他现在的武功,昆仑大师复生,也不是对手。
  
  “好,那我来了!”
  
  何拙一抱拳,立刻出手,教门弹腿有十路,出式为汤瓶式,发腿与裆平,拳路为头路冲扫似扁担。
  
  他冲到陈湛身前,没有下扫腿,直接换第三路腿法,劈砸倒拽犁!
  
  陈湛单手甩出,荡开他这一腿,何拙再次换招。
  
  第六路,进取左右连环,左右开弓,连环腿影,威势看上去不小。
  
  不过都是花架子,他没练出暗劲来,明劲都没大成。
  
  陈湛没让他再用下一招,同样出腿,十路谭腿之中,最后一路最为难掌握。
  
  名为:插花如箭弹!
  
  听名字就知道,是一种连环腿法,插画如射箭。
  
  陈湛腿影翻飞,直接笼罩何拙,让他连连后退,还是被一腿点中胸口,身形猛地后退,一脚踏空,就要从擂台跌落下去。
  
  三丈高,不算很高,但不能后仰着躺下去。
  
  好在陈湛提前一步,将他拽上台,稳住身形。
  
  “呼呼呼~”
  
  “多谢,多谢盟主,您武功太高,十路谭腿最后一招比我师父迅猛。”
  
  陈湛点点头,没谦虚。
  
  “教门弹腿同样强调内外两功并重,要求上部垂肩坠肘、中部紧背含胸、下部合膝裹胯,内外同行表里相合,讲究阴阳顿挫之法,伸缩吞吐之功。”
  
  “在劲力方面,注重调气运劲,刚柔松紧,追求伸崩力、挤按力、螺旋力等多种劲力。”
  
  “不过你还没入暗劲,劲力运用不用考虑,注意发力方式,打磨身体,等你入暗劲便能体会到根基扎实的好处。”
  
  陈湛从大方向上指点一下,对教门具体武功招式,没指手画脚。
  
  “多谢盟主,我回去便与师父说明情况,联合抗击外敌,我们清真教门也不甘示弱的。”
  
  何拙深鞠一躬,对陈湛感谢完,立刻就走。
  
  陈湛也没留他,其实教门力量很强,整个回族人口大约有三百多万。
  
  抗日战争期间,马本斋领导的冀中回民支队和刘震寰领导的渤海回民支队,运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游击战术,进行大小战斗八百余次,歼敌三万余人。
  
  伟人都称赞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这种力量,能团结,自然要团结。
  
  但不能急,何拙做不得主,而且陈湛又不是要拉队伍抗日,他只管武林就好,团结民众自有大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