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六十分
第168章 六十分 (第1/2页)来电的老师自报家门,先道了三声恭喜。
“您是江城一中,苏夏同学的妈妈对吧?”
苏小娟刚到公司不久,闻声紧张到从转椅上站起,屏息轻声,“我是,您说。”
平常在下属面前再说一不二,在女儿的未来面前,她也只是个普通的母亲。
近几年艺术团重点发展民乐,留给弦乐生的名额连年缩水。
正月里的考试结束,苏小娟被拉入了几百人的艺术团考生家长大群,群内禁言,所有家长的备注整齐划一,清一色的乐器种类加姓名。
几个同为大提琴的考生妈妈私下里加过她,小孩多半是一路在央音念附小附中的正经琴童,师出名门。
决定命运的岔路口面前,有的人艺考失利,有的人野心勃勃,志不在职业乐手道路,想用扎实的乐器基本功撬开顶尖院校的大门。
剩下的孩子,不乏本身一模成绩就在全市前一百的尖子,像苏夏这样两边都不沾的纯特长生,反而是少数。
知道今年加分格外苛刻之后,家长们三天两头互相通气,打探对方孩子有无接到清大通知。
江城离京市十万八千里。
苏小娟不像群里某些妈妈一样,有内部的熟人和情报网。
一开始还偶尔在群里冒个泡,潜心请教几个问题,后面越看越紧张,慢慢就成了纯潜水,偶尔才刷刷消息——
谁都知道,艺术团今年只要一个大提琴手,群里同时有两个孩子考上清大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八卦听得再多,最终还是一点用没有。
眼看着气温一天天回升,苏小娟一句都不敢跟苏夏提,独自焦灼了一个多月。
本以为没信就是婉拒了,没成想消息来了。
“这次主要是想跟您通知一声,苏夏同学之前在特长生考试中的表现非常优异,文化课排名特别靠前,专业面试发挥也给我们艺术团的老师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最终总分排在了今年所有弦乐考生的第一名。”
老师说,“今年加分幅度收窄了挺多,但我们清大还是备足了诚意,准备为苏夏同学开出降二十分录取的条件。”
那句“第一”刚出,苏小娟就已经听傻了。
她靠在桌边深呼吸了好几次,才勉强把心率拽回来一点,想到个再现实不过的问题:
这可是清大,在省内的理科投档线哪年不是直逼七百?
就算往下降二十分,也已经是顶尖985专业任选的裸分水平,她家女儿现在根本就够不到。
仿佛参透她心中所想,听筒对面的老师笑了笑,“本来只能是二十分,但是苏夏同学的情况有些特殊。”
苏小娟一愣。
毕竟还都是高中生,老师很尊重女孩妈妈的感受,他仔细斟酌了措辞,才委婉道,“昨天出团内小分排名,交叉信息院那边来过电话。”
“姚班开年时签了位数学竞赛全国金牌,应该是苏夏同学的朋友,当时他同意提前签我们清大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让她一起来。”
“权衡之后,我们最终为苏夏同学破格争取到了降六十分录取。除了竞赛金牌保送之外,这绝对是今年的最大幅度加分,和强基计划的最高加分一致。所以请您一定一定保守秘密,不要在外人面前声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