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改变想法
第四十九章 改变想法 (第1/2页)太原城中。
李承乾愕然看向程知节。
“右威卫明明是步军主力,为何会有马匹?”
程知节闻言不禁大笑:“殿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
“右威卫确实是步军作战,若与薛延陀部大军交战,自然要先成阵列,发挥各兵之长,方可战而胜之。”
“但是,哪位将军曾告诉殿下,步军就不能配有马匹了?”
“战马之用,非止是骑马与敌交战,还可用之于快速转移,或者运输军械,减轻人力,我大唐本就重视马匹蓄养,击败东突厥之后更是有大量的部族投效,早已经不缺少马匹了。”
李承乾哭笑不得,这才明白自己这个穿越人士,被以前的“历史常识”给误导了。
中原王明精于步军和优质军械,而骑兵则为草原之所擅长。
当然了,大唐在打败了东突厥之后,其马匹数量更胜过其他的中原王朝。
但李承乾并没有想过,右威卫全部拥有战马。
这使得他们可以像骑兵一样快速转移。
而且这些战马还能帮他们运输更多的箭矢武器,遭遇决战之时,甚至还能被紧急用来作为阻挡障碍。
当然了,就是对战马们有些残忍……但那都不是李承乾关心的重点。
李承乾本来的算计之中,认定了程知节等大唐名将对于右威卫的战力和防守能力太过自信,或许是因为大唐军屡战屡胜的傲人战绩,过于低估草原骑兵了。
他觉得凭右威卫的唐军根本无法防守如此广阔的地方,只要那薛延陀部的王子不是傻的,便能利用骑兵的优势绕过防线,从后面断绝右威卫的补给,隔绝他们与友军的联系,使之成为一支孤军。
而且,单从人数对比上算,薛延陀部哪怕选择正面决战,也拥有不小的优势。
李承乾明白,李泰很有可能不会放过这个陷害自己的机会,薛延陀部有极大概率能洞察他们的兵力布置。
所以他作出种种安排,都是希望真遭遇败阵,不要让右威卫形成溃退之局,至少能让其他友军尽力支援接应。
现在你却告诉本太子,右威卫只有在作战的时候才是步军,平常能跟骑兵一样快速转移?
换个说法,他们在主场作战的情况下,薛延陀部根本不可能毫无预警地突袭他们,甚至把他们布置于各地的军队分别歼灭。
程知节到现在还没有感觉到不对,满意地夸赞着李承乾。
“太子殿下的意思,我们几个一听就明。”
“殿下是刻意让右威卫摆出一副孤军姿态,吸引薛延陀部轻敌冒进,但是各军实际上与右威卫紧密配合,而右威卫自己的战力也足够强悍。”
“等到薛延陀部发现,他们遭遇了一块硬骨头,根本无法轻易脱离。”
“若是在真正的草原之上,他们还可以顺利撤回自己的老巢,但是在咱们大唐的地盘嘛,嘿嘿……”
李承乾都不知道该以何种表情应对。
原来,从一开始,他阴差阳错之下便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之后的种种“弥补”措施,更是被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将误会。
他们都不知道李承乾的真正用心,而是觉得他思虑极深,而且不露声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