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清和龙须素面
第四十四章 清和龙须素面 (第2/2页)她看向赵燕绥,语气真诚。
“届时,还要请赵小姐这等行家来试试场子,指点一二。”
赵燕绥耳根微红,别开视线,嘴角却几不可察地弯了弯:“…若真有那时,来看看也无妨。”
老夫人看着几个年轻人言笑晏晏,脸上笑意愈深:“好好好,你们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我这老婆子就等着日后去你们的茶舍坐坐,看看马,喝喝茶,享享清福。”
又说笑一阵,见老夫人面露倦色,戚萝便适时告退。
梁绾亲自送她到暖阁门外,青禾早已捧着那支装在锦盒里的老山参在廊下等候。
回到味真馆时,暮色已深。
铺子里却亮着灯,宋修正站在灶台边,手持火钳仔细拨弄炭炉,见她们回来,眉头微松:“路上可还顺利?”
阿桃抢着将柳荫巷的事比划着说了,又献宝似的举起那支老山参。
宋修听完,目光落在戚萝身上,沉静道:“冯掌柜睚眦必报,今日失利,恐不会善罢甘休。他既勾结了赵三,手段只会更阴狠,这两日你出入务必当心,我已让阿呆去查赵三近日动向。”
“多谢宋公子提醒。”戚萝将锦盒收进柜中,神色平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
她看了看冷清的灶台。
“公子可用过饭了?若不嫌弃,我下碗素面,正好试试万记清晨送的那点余下新米熬的粥底。”
宋修还未答话,戚萝便转身走向灶台。
她先将新米熬成绵密如乳的粥底,另起锅烧水,取细如发丝的龙须面抖散入锅。
待两滚后捞出,在清水里一汆,使面条根根分明、弹而不硬。
将面盛进浅口青釉碗,舀入一勺温热的粥底,铺上焯得翠嫩的青菜心。
撒上细细的姜丝与葱花,滴两滴芝麻油,再缓缓注入一勺素高汤。
那是用黄豆芽、香菇、冬笋和海带,加少许陈皮,慢火熬了一夜的清汁,颜色澄亮,入口回甘。
热气一冲,葱花与姜丝的香气被瞬间激出来,碗面上浮起一层薄薄的油光,衬得面条愈发莹润如玉。
戚萝端到宋修面前,微笑道:“这道‘清和龙须素面’,公子尝尝看。”
宋修看着碗中素面,先闻了闻,眉眼间的倦意淡了几分。
他夹起一筷,面条在筷尖微微颤动,送入口中。
先是米香的温润裹住舌尖,随后是素汤的清甜与姜葱的微辛交织开来,面条筋道却不生硬,仿佛在齿间轻轻弹了一下便化开。
戚萝也端着自己的那碗,小口啜汤。
正要同宋修说这面的汤头是按江南做法改良的,忽听巷口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
老许扛着半袋炭,气喘吁吁地冲进来,衣襟上沾着黑灰,身后还跟着满脸煞白的万记掌柜。
两人几乎同时喊:“戚姑娘!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