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此庄独有
第三十七章 此庄独有 (第1/2页)城西的庄子正是麦收时节,因为怕下雨,庄子上的人连正午都不休息,热火朝天地收割新麦。
雷鸢一行人到了这里,就见薛大夫父女正在树荫下熬解暑的绿豆汤。
“师父,师姐,”雷鸢笑着上前,“正和居的糟鸭掌鸭信,艾婆婆的雪泥糕。”
薛廉起先根本不同意雷鸢称自己为师父,毕竟人家是将军的女儿。
可架不住雷鸢不停地叫,而且雷将军夫妇俩也同意。
说雷鸢毕竟跟着他学了本事,叫声师父是应该的。
还要雷鸢行拜师礼,但薛廉说什么也没答应。
“快坐下,天这么热,你怎么来了?”薛流素一身青衣,高挑秀美,如幽竹一般,走过来拉住雷鸢,“你比我这个亲生女儿想得周到,老爷子这几日就馋下酒菜,可我忙着都没抽出空儿去给他买。”
说着早有人搬过来几只板凳,请汤妈妈等人都坐下。
“我多久都不来一回,可不得带些礼物来吗?”雷鸢笑着说,“否则更不成样子了。”
“今年的年景好,麦子能多打几石,”薛廉擦了擦汗,高兴地说,“回头儿把地清出来,再种上一茬菜,收了秋好过冬。”
“庄子上的大伙儿都好吧?”雷鸢笑着问,“收麦子虽然要紧,可也都别太累了。”
“都好着呢!说到底也是为了自己干活儿,是累不坏的。”薛流素道。
这处庄子是雷鸢买下的,将近百亩地,收留了几十个雷家军退下来的伤兵和家人。
这些人如果到别的地方去做工,挣得少不说,还常常遭受打骂,又不得家人团聚。
不比在这里,自在不说,吃穿丰足,到了年底都有结余,难得的是体面。
薛家父女俩也住在这里,他们虽然有医术可也不想在京城开医馆,只在这庄子上给人瞧瞧病。
剩下的时间一样种粮种菜过田园生活。
庄子上也有个小小学堂,一共七八个孩子,都由薛流素启蒙。
等大了再送到外头的学堂去,当然这也要看孩子的资质和父母的意愿。
“把大伙儿都叫过来歇歇吧!我买了不少甜瓜。”雷鸢说,“师父师姐,咱们到那边去,我有事和你们商量。”
雷鸢把陈阿娘和刘隆二人引荐给薛家父女,薛廉还记得陈阿娘:“这不是陈七的婆娘吗?当初他们不在雷家军,一直在片云城里了,雷家军驻守雁门的时候,我曾经跟侯爷去过那里,认得她丈夫也见过她。
那时候他的两个女儿还很小,没想到……唉!”
“陈阿娘现在神志不是很清楚,我想着还是放在你们这边更合适。”雷鸢说,“就算不能治愈,想必也能减缓些。”
“放心吧!不但是她,还有这位刘军爷,我们都会尽心医治的。”薛流素说。
雷鸢安置完了这里准备离开。
薛流素送她出庄子。
“师姐,这五百两银票给你,庄子上虽然有出产,可是也要供这些人吃喝。今年我又往这里送了好几个人,开销是免不掉的。”雷鸢把银票给薛流素。
“庄子上现在不缺钱,”薛流素忙说,“这离山上近,我们闲下来的时候就带着腿脚灵便的人去采药。从春天起到现在也卖了不少钱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