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158章 神舟飞天

第158章 神舟飞天

第158章 神舟飞天 (第2/2页)

更让老牧民惊讶的是,打开舱门后,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十包种子,包装袋上印着"太空育种实验-水稻NO.19951018"的字样。当晚,这些珍贵的种子就被军用直升机送往海南育种基地,而巴特尔得到的奖励是与返回舱的合影——这张后来镶在镜框里的照片,成了他家蒙古包最显眼的装饰。第二年春天,老人在自家草场边缘专门辟了块试验田,种上了经过太空育种的牧草种子。
  
  1996年3月的四九城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解剖室里弥漫着福尔马林的气味。兽医周明正在给两只来自西双版纳的猩猩做全面体检:"'星星'心率82,'亮亮'血压118/75,都在正常范围。"这些数据将被用来改进第二代航天生命保障系统。当神舟2号成功入轨时,监控画面里的猩猩竟然对着摄像头表演起了"吃播",逗得地面控制中心笑声不断。
  
  七天后返回舱着陆时,生物学家们在"星星"的毛发里发现了一粒橡胶树的种子——这意外开启了太空植物诱变研究的新方向。更令人惊喜的是,两只猩猩在太空环境中表现出的生物节律变化,为后续载人航天提供了宝贵数据。项目总结会上,毛熊专家彼得洛娃指着脑电波图谱说:"看这个睡眠周期,完全推翻了我们之前的理论预测!"
  
  10月12日的航天员训练中心,离心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34岁的试飞员杨志刚正承受着8G的过载训练——这相当于八个成年男子压在他身上。监控屏幕里,他的面部肌肉被拉扯变形,眼球布满血丝,但目光依然如鹰隼般锐利。突然,广播里传来总指挥的声音:"经中央军委特别会议批准,由杨志刚同志执行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当离心机舱门打开时,战友们发现这个素来以硬汉著称的男人,迷彩服肩头竟湿了一大片。
  
  10月15日黎明前的酒泉发射场,长征二号F火箭在聚光灯下宛如一柄出鞘的利剑。杨志刚在出征仪式上突然转身,从飞行服内袋掏出个红布包:"政委,请帮我保管这个。"现场记者后来才知道,里面装着他五岁女儿杨星辰乳牙期掉的第一颗牙齿,用棉花仔细包裹着。当火箭喷出惊天动地的烈焰时,全国各地的广播同时响起了央视播音员激动到破音的声音:"神舟三号已将我国第一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华夏民族千年飞天梦,今朝终得圆!"
  
  三小时的出舱活动中,杨志刚用特制哈苏相机拍摄了384张地球照片。最珍贵的一张意外拍到了弯弯岛上空的积雨云——云层缝隙间,宝岛轮廓清晰可见。后来这张编号"TW-96-10-15"的照片被制成了纪念邮票,发行量突破两千万枚。当飞船即将返航时,警报声突然响彻舱内:"姿态控制发动机故障!"千钧一发之际,杨志刚手动输入了毛熊专家私下传授的备用代码,使飞船以完美角度切入大气层。
  
  内蒙古主着陆场的搜救队员冲进还在冒烟的返回舱时,闻到了一股特殊的焦糊味——那是烧蚀材料经历3000度高温洗礼后的痕迹。杨志刚却笑着举起右手,掌心里躺着一粒在太空发芽的云南松种子:"看,咱们的'小宇航员'活得好好的!"这颗后来被栽种在航天城的"太空松",如今已长到十五米高,树干上挂着的小铜牌记录着这段传奇。
  
  体检结束后,杨志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女儿的乳牙种在了航天员公寓的花坛里。他找来块戈壁滩特有的风砺石,亲手刻上"星辰大海"四个字压在上面。第二年春天,当嫩绿的草芽顶开泥土时,那颗小牙齿在阳光下闪烁着珍珠般的光泽——就像夏国航天事业刚刚迈出的第一步,微小却充满无限可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