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凡尘劫 第三十三章 玄渊风物志略
第一卷凡尘劫 第三十三章 玄渊风物志略 (第2/2页)这里没有地底的死寂与赤裸的杀机,却隐藏着另一种无形的漩涡。幽冥宗的触角,是否也延伸到了这鱼龙混杂的尘世坊?疤爷死了,但那个庞大的阴影仍在。
当务之急,是探查通天道碑的线索,同时,必须补充必要的物资——疗伤药、干粮、防身的利器。在这座陌生的垂直之城里,他需要一双眼睛,一对耳朵。
他吹熄了昨夜残留的油灯,将最后一口粗面饼塞入口中,抓起桌上那几枚磨损的铜钱。背上铁剑,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将自己投入尘世坊喧嚣而未知的洪流之中。
老榕客栈靠近山脚,位置偏僻。栈道狭窄,仅容两人侧身而过。背着巨大藤筐的脚夫沉默地挪动着脚步,汗水浸透了粗布短褂;提着竹篮的妇人匆匆走过,篮子里新鲜的河鱼还在蹦跳;几个穿着粗布短打、眼神精悍的汉子靠在栈道栏杆上,低声交谈,目光不时扫过往来人群。
秋长歌尽量收敛气息,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寻常的落魄散修。他需要补充些东西:干净的伤药布,一件不那么破烂的外袍,还有……食物。更重要的是,他需要了解这座“尘世坊”,了解此地的规矩,以及可能的危险。
栈道随着山势向上蜿蜒,连接着更高处的平台和吊桥。越往上走,灵气似乎也浓郁了一丝,行人的衣着也光鲜了些许。他看到挂着“百草堂”幌子的药铺,门口飘着淡淡的药香;有叮当作响的铁匠铺,炉火正旺;还有几家挂着“仙缘居”、“聚灵楼”之类牌匾的客栈,明显比他落脚的老榕客栈高档许多。
在一个稍显开阔的平台转角,一处简陋的露天小摊吸引了他的注意。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缺了门牙的老者,面前铺着一块洗得发白的粗布,上面零零散散摆着些东西:几株品相普通的草药,几块黯淡的矿石,几枚磨损的铜钱,甚至还有几本破旧的线装书册。角落里,随意丢着几卷灰扑扑的粗布和一包用油纸裹着的、散发出淡淡草药味的褐色粉末。
秋长歌停下脚步,目光落在粗布和药粉上。
“小哥,看看?”老者咧开没牙的嘴,浑浊的眼睛没什么神采,“上好的青葛布,透气吸汗。金疮药粉,止血生肌,山里头自己采药配的,便宜实惠。”
秋长歌蹲下身,拿起一卷粗布,入手粗糙但厚实。又捏起一点药粉嗅了嗅,一股熟悉的、带着轻微辛辣的草木气味钻入鼻腔,正是凡俗间常见的金疮药配方,药性温和。
“布和药粉,怎么换?”他声音沙哑,尽量显得平淡。
老者伸出三根枯瘦的手指:“三枚大钱,布和药都拿走。”
秋长歌从怀里摸出三枚磨损严重的铜钱,放在粗布上。老者浑浊的眼睛扫过铜钱,点点头,手脚麻利地将粗布卷好,连同那包药粉一起递给他。
交易完成,秋长歌起身,将东西塞进怀里。就在他准备离开时,眼角余光瞥见老者摊位上那几本破旧的线装书册。其中一本封面残破,隐约可见几个模糊的篆字——《玄渊风物志略》。
他心中一动。初来乍到,这正是他需要的。
“老丈,那本书……”他指了指。
老者顺着他的手指看去,拿起那本破书,随意翻了翻,书页哗啦作响,似乎随时会散架。“哦,这个啊,老黄历了,不值钱。小哥要的话,添一个大钱拿走。”
秋长歌又摸出一枚铜钱递过去。老者接过,将书册塞给他,便不再理会,继续眯着眼打盹。
拿着粗布、药粉和那本破旧的《玄渊风物志略》,秋长歌离开了小摊。他寻了一处栈道边缘相对僻静的角落,背靠着湿冷的山壁,翻开了那本残破的书册。
书页泛黄发脆,字迹模糊,显然年代久远。里面记载着玄渊界一些地域的粗浅介绍、流传的奇闻异事,以及一些基础草药、矿石的图鉴。内容零散杂乱,甚至有不少荒诞不经的传说,但对于一个初入尘世坊、对玄渊界了解几近于无的人来说,不啻于打开了一扇窗户。
他快速翻动,寻找着关于“尘世坊”或者“黑石山脉”的信息。终于,在中间某页,他看到一段简短的描述:
尘世坊:依断龙崖而建,悬梯勾连,栈道如网。上接修士洞府灵阁,下连凡俗码头市井,鱼龙混杂,三教九流汇聚之地。此地为三不管地带,黑岩城主府、天阙宫外务堂、散修联盟皆在此设点,然皆约束有限。坊内自有规矩,强者为尊,消息灵通,亦多凶险。切记:莫露财,莫轻信,莫管闲事。
短短几句,勾勒出此地的基本面貌——混乱、危险,但也充满机遇。
他合上书册,目光投向下方喧闹的码头和更远处奔涌的大河。河面上,几艘挂着风帆的货船正在缓缓驶离码头,船工的身影在甲板上忙碌。阳光洒在河面,泛起粼粼波光。
他握紧了怀中的莲花令牌,冰凉的触感带来一丝清醒。他要去去寻找答案。关于劫书,关于幽冥宗,关于血髓石上的红芒节点,关于这枚神秘的令牌,关于楚山河口中的“补天契机”……
他深吸一口气,将书册塞入怀中,转身,重新汇入栈道上熙攘的人流。阳光照在他洗得发白、依旧带着血污痕迹的破旧外袍上,也落在他沉静而坚定的眼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