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忠诚卫士
第十二章忠诚卫士 (第2/2页)初步接触“异常”:这是最凶险的一环。参与者被蒙眼带入一个房间,房间中央放置着一件从地宫外围带回的、散发着微弱不祥波动的青铜残片(经过多重封锁处理)。不告知任何信息,只观察其反应。
苏青靠近时,脸色微微发白,下意识后退半步,但很快稳住,仔细观察,并准确描述出一种“冰冷的、让人心悸的排斥感”。“墨子”则极度兴奋,围着残片手舞足蹈,试图用各种理论去套,甚至想伸手触摸,被强行制止。林枫面无表情地记录观察数据,但仪器显示他的心率在接触瞬间有剧烈波动,只是控制得极好。
这一轮,“墨子”的危险性和不可控性凸显,被建议仅作为外围顾问,不进入核心团队。苏青和林枫的稳定性、抗压能力和保密意识得到了高度认可。
第三轮:直面惊鸿
这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轮。参与者需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她——兆惠——进行短暂接触。目的不是让她面试,而是观察候选人在面对这种完全超出认知的存在时,最本能的反应。忠诚不仅是对组织的忠诚,更是对真相、对职责、在极度冲击下能否保持理智和坚守的终极考验。
场景设在我的公寓客厅(已被彻底检查并布控)。她对此不置可否,只当成一场无聊的游戏。
苏青是先进来的。她看到兆惠的瞬间,瞳孔骤然收缩,呼吸明显一滞,整个人如同被无形的力量钉在原地!那是人类面对无法理解之美、之诡异时最直接的反应。但她没有失态,没有尖叫,只是死死攥紧了拳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锐利地审视,试图从科学角度寻找解释,尽管她的世界观显然受到了剧烈冲击。兆惠只是淡淡瞥了她一眼,便不再理会。苏青退出时,后背已被冷汗湿透,但眼神却异常明亮,那是一种混合了恐惧和极度好奇的探索之光。
林枫进来时,表现得更像一台机器。他显然极度震惊,面部肌肉甚至出现瞬间的僵硬,但他几乎是立刻启动了某种心理防御机制,将所有情绪强行压入冰面之下,开始极其客观地(甚至有些刻板)观察兆惠的容貌、衣着、举止细节,仿佛在分析一件极其特殊的“文物”。兆惠对他这种目光微微蹙眉,似乎感到被冒犯。林枫退出时,步伐稳定,但脸色苍白如纸,指尖微微颤抖。
最终,经过综合评估和激烈讨论,“盘古”小组和陈老达成了共识:
·苏青(地质学家):入选核心团队。理由:专业能力突出,心理素质过硬,抗压能力强,关键时刻有保护队友的意识,忠诚度可靠,面对异常虽恐惧但能保持探索理智。
·林枫(文献密码学家):入选核心团队,但需加强心理疏导和团队融入。理由:专业能力无可替代,极端冷静,保密意识极强,忠诚度无虞。但其过于理性乃至冷漠的特质,可能成为团队合作的隐患,需观察。
·“墨子”(理论物理学家):作为最高级别外围顾问,仅在需要时提供理论支持,不接触核心机密。理由:思维价值巨大,但不可控,保密意识薄弱,易沉迷理论而忽视现实风险。
·另外,从国家安全系统和军方特殊技术部门,直接补充了两人:
·武钢(代号):军方某特种材料与能量武器研究所骨干,工程师出身,性格沉稳如磐石,绝对忠诚,拥有处理“特殊物品”的实战经验,负责团队安全保障和技术装备支持。
·赵倩(代号):国安部顶尖情报分析员和行为心理学家,擅长微表情解读、信息整合和风险评估,是团队内部的“定海神针”和忠诚监督员。
一个初步的核心团队就此成型。他们彼此或许还不熟悉,但都经过了最严苛的筛选,如同被打磨好的玉石,准备嵌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事业中。
我将团队名单简要向她汇报。她听完,只懒懒地抬了抬眼皮,目光扫过那幾個名字,仿佛看的不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而只是几件即将被使用的工具。
“但愿不是又一帮朽木。”她淡淡评价,指尖无意识地在桌上划过,留下几道冰冷的湿痕,“何时动身?朕对那‘甲叁’洞里的‘老朋友’,已有些……迫不及待了。”
她的语气里,听不出丝毫对团队的期待,只有对目标的执着,以及一丝……被压抑的、令人不安的嗜血兴奋。
我看着窗外渐渐沉落的夕阳,知道短暂的休憩结束了。更凶险、更未知的征途,即将开始。而这只刚刚拼凑起来的队伍,真的能承受住那来自地底深处的古老恶意和身边这位“队友”的莫测心思吗?
答案,在风中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