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埃及艳后
第二十六章埃及艳后 (第1/2页)第二十六章:沙海蜃楼祭双凰竞辉鸣
外交层面的斡旋远比预想中顺利。得益于我国近年来在考古领域的卓越声誉、特别是上次倭国事件后展现出的、令人生畏的“区域事务能力”,以及一份优渥到让任何发展中国家都无法拒绝的合**议——所有出土文物优先在中国顶级博物馆进行首展和为期十年的研究与保管,期间产生的所有门票、衍生品收益的70%归埃及政府所有,我方仅保留研究权和署名权——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在经过激烈讨论和某些“更高层面”的授意后,最终点头,向我们签发了极其特殊、受限但意义重大的特许发掘许可证。
目标区域,锁定在塔波西里斯·马格纳神庙遗址核心区以及与之相邻的一片从未被深入勘探的、被当地人称“寂灭之丘”的沙海。选择此地,并非盲目。兆惠通过对托勒密时期星象图的反复推演,以及对比了数份从欧洲秘库中“借”来的、关于克利奥帕特拉晚年秘密祭祀活动的残破莎草纸文献,坚信这片看似荒芜的沙丘之下,隐藏着通往真正陵寝的“影之路”。
考察队阵容空前精锐。除我、兆惠、苏青(地质与遥感)、林枫(古文字与符号学)、武钢(安保)等核心成员外,还加入了多名国内最顶尖的埃及学专家、遥感考古学家,以及一整个由“盘古”队员伪装成的、装备着最前沿考古科技(包括能进行深层透视的μ子成像仪、高精度重力异常探测系统、以及对有机材料和特定能量残留极其敏感的激光光谱仪)的“工程支援组”。
抵达亚历山大港时,热浪裹挟着地中海的咸腥与千年尘埃扑面而来。塔波西里斯神庙的断壁残垣在烈日下沉默矗立,述说着昔日的荣光与衰败。当地的埃及工作人员看我们的眼神充满了好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他们或许不清楚我们的真实来历,但能调动如此资源、让本国政府开出如此绿灯的,绝非寻常考古学家。
发掘工作从神庙外围的重新测绘开始,但很快便转向了那片“寂灭之丘”。μ子扫描揭示了沙丘之下令人震惊的结构——并非实心岩层,而是一个巨大、错综复杂、仿佛被某种力量扭曲过的地下迷宫,其结构迥异于任何已知的埃及墓葬形式,反而更接近希腊化时代的宫殿布局,却又掺杂了大量古埃及的象征符号。
“能量读数异常!”苏青盯着仪器屏幕,声音紧绷,“迷宫核心区域有强烈的、非衰变性的能量残留,频率极其奇特,类似于……生物电场,但强度高了几个数量级,而且……似乎被某种晶体结构禁锢着。”
兆惠闭目凝神,赤足轻轻踩在滚烫的沙地上,感受着地底传来的微弱波动。半晌,她睁开眼,指向沙丘东南侧一个毫不起眼的凹陷:“从此处下探。避开‘圣甲虫’之眼和‘毒蝎’之尾的守护节点。”
队员们依言,以激光引导的无声钻探设备开始作业。进展缓慢而谨慎,每深入一米,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和安全评估。期间,仪器多次受到强烈干扰,甚至捕捉到一些无法解释的、类似女性叹息和蛇类嘶鸣的音频片断,令现场气氛愈发诡异。
第七天黄昏,夕阳将沙海染成一片血红。钻头终于触碰到了坚硬的、非天然形成的巨石结构。清理掉浮沙和碎砾,一扇被掩埋的、由整块黑色玄武岩打磨而成的巨大石门显露出来。门上没有象形文字,而是雕刻着精美的、融合了希腊漩涡纹与埃及莲花的图案,中央则是一个巨大的、镶嵌着早已失去光泽的蓝琉璃的圣甲虫徽记——克利奥帕特拉的个人象征之一。
石门严丝合缝,没有明显的机关。林枫试图解读门上的图案,却发现其排列组合蕴含着某种复杂的数学密码。
“是锁,也是钥匙。”兆惠凝视着那圣甲虫,忽然伸出手,指尖逼出一滴泛着淡淡金光的血液——那是她力量的部分本源,也是极高生命能量的凝聚。她将血珠精准地滴入圣甲虫徽记中心那个微不可察的凹陷。
“以不朽之血,叩问生死之门。”她轻声道。
血液渗入的瞬间,整个石门猛地一震!门上的花纹如同活过来般开始流转,蓝琉璃眼睛骤然亮起幽光!一阵机括转动的沉闷巨响从地底传来,沉重的石门无声地向内滑开,露出一个向下延伸的、漆黑冰冷的甬道,一股混合了没药、沉香、以及某种奇特腐败气味的冷风扑面而出。
通道尽头,并非想象中的宏伟墓室,而是一个布置得如同奢华寝宫的圆形穹顶空间!希腊风格的壁画描绘着酒神狂欢与女神出浴,埃及的纯金神像立于角落,地上铺着早已腐朽的华丽地毯残片。房间中央,并非石棺,而是一张巨大无比的、由象牙和黄金打造的卧榻!
卧榻之上,静静地躺着一位身披轻薄如蝉翼的金丝纱衣、头戴鹰蛇双冠金饰、容颜绝美得令人窒息的女人。她的肌肤因为极度的干燥和某种未知的保存技术,呈现出一种蜜蜡般的质感,仿佛只是沉睡,而非死去千年。赫然正是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她的双手交叠于胸前,手中握着一把纯金的、羽毛形状的扇子(欲望金扇?),身旁放着一个打开的空心金球,内部残留着干涸的、色泽诡异的油状物痕迹(魅惑精油?)。榻边,则盘踞着一具早已石化了的角蝰蛇骨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