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 > 第348章:校庆晚会来了!苏寒要表演?(三章七千字合一)

第348章:校庆晚会来了!苏寒要表演?(三章七千字合一)

第348章:校庆晚会来了!苏寒要表演?(三章七千字合一) (第1/2页)

第二天上午,《军事英语》课依旧是孙教员的主场。
  
  有了前一天的经验,学员们虽然依旧紧张,但多少有了些心理准备。
  
  孙教员显然也调整了策略,加强了对基础词汇和句型的梳理,课堂气氛不再像昨天那般令人窒息。
  
  而苏寒,自然再次成为了课堂的焦点。
  
  无论是快速翻译复杂的军事文书,还是就某个战术概念进行流利的英文阐述,他都表现得游刃有余。
  
  孙教员看他的眼神,已经彻底从欣赏变成了“你可以出师了”的欣慰。
  
  李振、王涛、刘斌三人则抓紧一切机会,向苏寒请教着英语问题,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下课铃声响起,众人如同卸下重担。
  
  “总算又熬过一关!”王涛伸了个懒腰,“下午是政治理论课,可以稍微喘口气了。”
  
  李振看了看课程表,又看了眼时间,提议道:“现在才十点,离午饭还有段时间。我听说今天战略指挥系那边有一场《现代战场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公开课,主讲的是搞数据研究的张教授,水平很高。反正没事,要不要去蹭个课,听听看?”
  
  “战场数据分析?”刘斌推了推眼镜,表示赞同,“这个方向现在很热,多了解没坏处。而且是大课,混进去听听应该没问题。”
  
  王涛也无所谓:“行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去见识见识。”
  
  三人都看向苏寒。
  
  苏寒自然没有意见:“好啊。”
  
  一行人便朝着研究生教学楼的大阶梯教室走去。
  
  能容纳近三百人的阶梯教室此刻已经坐了大半,大多是穿着军装常服的高年级国防生和部分研究生学员,偶尔能看到几个像李振他们一样来蹭课的进修军官。
  
  授课的张教授是一位四十多岁、看起来精明干练的技术型军官,肩扛上校军衔。
  
  课程开始,张教授开门见山,直接在大屏幕上投射出一组复杂的数据图表。
  
  “同志们,现代战争是信息化的战争,更是数据化的战争。如何从海量、杂乱、实时涌动的战场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洞察敌方意图,预测战场态势变化,是摆在每一位现代指挥员面前的课题。”
  
  他操作着电脑,调出一个模拟的战场环境:“假设,这是无人机群、地面传感器、电子侦察单位传回的,关于蓝军一个装甲旅在72小时内的部分机动、通讯、后勤补给数据流。数据经过脱敏处理,但保留了其复杂性和噪声。”
  
  屏幕上瞬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坐标点、信号强度波纹、物资流动曲线等等,看得人眼花缭乱。
  
  “现在,我们的任务是,通过这些数据,初步判断:第一,蓝军的主要集结地域和可能的进攻方向;第二,其指挥所的大致方位区间;第三,其后勤体系中最脆弱的环节。”
  
  张教授提出了问题,然后开始讲解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常用算法和模型。
  
  他讲得深入浅出,从数据清洗、特征提取,到关联分析、模式识别,引用了不少专业术语和数学工具。
  
  台下的国防生们大多听得认真,不时低头记录。
  
  然而,对于李振、王涛这种更多依赖实战经验和直观判断的野战军官来说,这些内容就显得有些晦涩难懂了。
  
  王涛听得直挠头,低声道:“我的妈呀,这又是傅里叶变换又是聚类分析的……感觉比英语还催眠。”
  
  李振也皱着眉:“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真到战场上,哪有时间给你搞这么复杂的计算?”
  
  刘斌倒是能跟上思路,但也在努力消化那些数学模型。
  
  张教授讲完理论,开始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他运用软件工具,对那堆庞杂的数据进行筛选、计算和可视化呈现。
  
  随着他的操作,屏幕上纷乱的数据开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一些异常点和关联性被逐步挖掘出来。
  
  “大家看,通过对机动轨迹数据的聚类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几个区域的车辆回传信号异常密集且规律,结合地形判断,很可能是蓝军的预设集结地域。”
  
  “再看通讯信号频谱特征,这个频段的信号在特定时间段异常活跃,且具有短时、高强度的特征,符合指挥通讯节点的模式,结合信号源定位,可以大致圈定其指挥所的可能区域……”
  
  “后勤补给数据流显示,通往C区域的运输线路负荷远高于其他方向,且多次出现临时变更路线的情况,表明该区域可能物资消耗巨大或补给困难,是其后勤链条上的一个潜在弱点……”
  
  张教授的演示逻辑清晰,推导过程严谨,引得台下不少国防生频频点头,露出钦佩的神色。
  
  演示告一段落,张教授环视教室,准备找学员谈谈看法。
  
  他的目光扫过后排,忽然定格在了苏寒身上。
  
  显然,他也认出了这位学校里的新晋“名人”。
  
  “后排那位同学,对,就是苏寒同志。”
  
  张教授直接点了名,“听说你昨天在陈教授的战争指挥课上一鸣惊人,陈教授对你青睐有加。”
  
  “现在,我也很想看看,你对我这门课,是不是也有不一样的见解。
  
  “刚才,你也听了我的讲解和演示,结合你自身的经验,你对这种基于数据的战场态势研判方法,有什么直观的感受或者疑问吗?”
  
  唰!
  
  几乎整个教室的目光都再次聚焦过来。
  
  很多国防生都兴奋起来,想听听这位传奇兵王对“高科技”的看法。
  
  李振三人也看向苏寒,心里捏了把汗。
  
  这数据分析和苏寒之前展现的特长领域差别有点大,他们担心苏寒万一说不上来,或者提出比较“外行”的问题,会折了面子。
  
  苏寒站起身,神色平静,并没有直接回答感受,而是目光投向大屏幕上那些已经被初步处理过的数据图表,缓缓开口:
  
  “张教授的分析方法和结论非常专业,也很有启发性。”
  
  “不过,如果是在实战环境下,面对这些原始数据,我可能会优先关注几个容易被模型忽略的‘细节’。”
  
  “哦?哪些细节?”张教授来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
  
  苏寒走到教室侧面的空白黑板前,拿起粉笔,一边画一边说:
  
  “比如,机动数据中,这些看似无序的、小股单位的零星机动轨迹。”
  
  他在黑板上画出几条散乱的线,“模型可能会将其视为噪声过滤掉。但如果结合他们出现的时间点,以及其轨迹终点往往指向我军可能的侦察盲区或侧翼,我认为这更可能是蓝军派出的前沿侦察或警戒分队。他们的活动规律,反而能更早地揭示蓝军主力的真实意图和主要进攻轴线。”
  
  他又指向通讯数据中的某个频段:“这个低频、低强度的持续背景信号,模型可能判定为环境干扰。但它的信号源位置,始终紧跟着蓝军那个疑似指挥所的信号群移动,且强度稳定。”
  
  “在复杂的电磁对抗环境下,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可能用于底层单位间保持静默联络的‘心跳信号’,其稳定性有时比高强度的主通讯信号更能可靠地指示核心节点的位置。”
  
  最后,他点向后勤数据中几个微小的波动:“这几处运输量的瞬时陡增,又快速回落,模型可能归因于数据误差。但它们发生的时间,恰好对应了蓝军几次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击之后。”
  
  “这或许说明,蓝军的后勤补给对前线部队的即时消耗反应非常敏感,其后勤指挥系统可能存在‘微操’习惯,或者其物资储备临界点比我们预估的要低。这可以作为我们后续进行后勤破袭战的重要参考。”
  
  苏寒侃侃而谈,他提出的这些“细节”,完全跳出了复杂的数学模型,而是从一名顶尖特种兵和战场指挥员的直觉与经验出发,从那些看似无关紧要、常被算法过滤的“噪声”中,捕捉到了潜在的、至关重要的战场信息!
  
  整个教室鸦雀无声。
  
  不仅李振三人目瞪口呆,连那些原本对数据分析充满自信的国防生们也陷入了沉思。
  
  张教授更是双眼放光,紧紧盯着苏寒画在黑板上的简图和分析。
  
  这哪里是提问?
  
  这分明是一次基于深厚实战经验的、对数据分析模型的补充和升华!
  
  他指出的这些点,恰恰是纯数据模型容易忽略的、带有“人性”和“战术智慧”的战场痕迹!
  
  “精彩!太精彩了!”张教授忍不住鼓起掌来,脸上充满了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苏寒同志,你提出的这几点,完美地诠释了‘人脑’与‘电脑’在情报分析中的结合!”
  
  “数据是冰冷的,但战场是充满智慧和欺骗的活体!再先进的模型,也需要像你这样拥有极其敏锐战场嗅觉的指挥员去解读和修正!”
  
  “不过,关于你的个人经历,我也是知道一些的。你有过很多功绩,但你毕竟也才一年多的兵龄。可从你刚才的分析来看,显然,你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实战演练经验的,能不能给我解惑一下?”
  
  其他人也是一脸好奇的看着苏寒。
  
  张教授的疑惑,也是他们的疑惑,更是306宿舍三名舍友的疑惑。
  
  苏寒苦笑:“张教授,不满您说,我的确有不少战斗经验。就像你们在新闻上看到的那样,那些也是我的经历。包括……在一些其他部队学习过的,至于什么部队,我也不能说,但你们也能猜出一些。”
  
  张教授微微点头。
  
  他当然能猜出来。
  
  像苏寒这种尖兵中的尖兵,自然会被特种部队看上。
  
  他的九连冠,对外说是全军大比武,但他这个级别的,自然也能猜到,那是全军各大特种部队的比武!
  
  在那样的顶级舞台上,拿到九个冠军,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而其他学员,也不是傻子,自然也能猜到。
  
  张教授看向台下所有学员,语气激动:“同志们,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最重要的收获!技术是工具,是指南针,但最终拨开战争迷雾的,永远是指挥员充满智慧和经验的头脑!苏寒同志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教室内沉寂片刻,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所有看向苏寒的目光,已经不仅仅是崇拜,更带上了一种对真正“大师”的敬服。
  
  王涛一边用力鼓掌,一边对李振叹道:“我现在算是明白了,跟苏寒一起来蹭课,就是个错误……这哪是蹭课,这分明是来看他个人专场秀的!”
  
  李振深有同感地点头,苦笑道:“以后还是让他自己来吧,咱们跟着,压力太大。”
  
  苏寒在《战场数据分析》公开课上的表现,再次以惊人的速度在进修队乃至部分高年级国防生中小范围传开。
  
  如果说前一天的英语和战役指挥课,展现的是他卓越的语言天赋和战术指挥潜力,那么今天在数据分析课上的发言,则体现了他那种将深厚实战经验与新兴军事理论融会贯通的恐怖能力。
  
  这种全方位的强大,带给同期学员的,除了敬佩,更是一种无形的、沉甸甸的压力。
  
  午饭时间,食堂里。
  
  306宿舍四人坐在一起,能明显感觉到周围投来的目光比昨天更加复杂。
  
  偶尔有其他班的进修学员过来打招呼,语气也变得更加客气,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拘谨。
  
  王涛扒拉着餐盘里的米饭,压低声音道:“我说哥几个,有没有感觉……气氛有点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