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花好越圆 > 第二十九章:孩童启蒙,书声里的新种子

第二十九章:孩童启蒙,书声里的新种子

第二十九章:孩童启蒙,书声里的新种子 (第1/2页)

(一)学堂外的“小先生”
  
  晨光刚爬上河南的土坯墙,王二柱的酿酒作坊旁就传来朗朗书声。新盖的学堂里,十几个孩子正跟着先生念:“玉米一尺栽,三锄保苗来……”念到兴头上,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突然站起来,指着窗外的玉米田喊:“先生,您说错了!俺爹说玉米要留三尺间距,不是一尺!”
  
  先生是赵磊从京城请来的老秀才,此刻正摸着胡子笑:“妞妞说得对,是先生记混了。来,咱们改过来——‘玉米三尺栽,三锄保苗来’。”
  
  妞妞得意地坐下,小胸脯挺得高高的。她爹是王二柱的伙计,去年靠着种玉米盖了新房,特意把她送进学堂,说“不光要会数钱,还得懂为啥种玉米能赚钱”。
  
  学堂外,几个没上学的孩子扒着土墙往里看。穿补丁褂子的狗剩举着根玉米杆,在地上画格子:“俺会算!一亩地种三百棵玉米,一棵结两个棒,能收六百个!”旁边的丫蛋抢过玉米杆:“俺还会认‘防疫’两个字,绣娘教的,说洗手要用工字皂!”
  
  他们嘴里的“工字皂”,是林薇设计的肥皂,形状像个“工”字,方便孩子抓握;墙上贴着的“玉米生长图”,是苏晴让人画的,从发芽到结果,每一步都标着儿歌:“芽芽顶破壳,叶叶向太阳,棒槌沉甸甸,家家粮仓满。”
  
  老秀才走出学堂时,见狗剩正教丫蛋认“粮票”上的字。那孩子指着“五斗”两个字,奶声奶气地说:“这是能换五斗米的纸,俺娘说,好好认字,以后就能当‘票证先生’,给大家写粮票。”
  
  老秀才突然想起刚到河南时,赵磊跟他说的话:“教孩子不光要念《三字经》,还得教他们认玉米苗、算收成、懂规矩——这些才是能跟着他们一辈子的‘本事’。”他看着土墙上歪歪扭扭的“玉米”二字,突然觉得,这些字比《论语》里的句子,更有扎根的力气。
  
  (二)课本里的“活知识”
  
  京城的印书馆里,赵磊正和工匠们校对新课本。雕版上刻着的不是“之乎者也”,而是“水车怎么转”“盐税怎么算”“防疫要洗手”,旁边还配着木刻插图,一个小人正举着皂角搓手,旁边写着“病从口入,手净病走”。
  
  “这课本能行吗?”印书馆老板张掌柜看着插图直皱眉,“谁家教书教这些?孩子们怕是坐不住。”
  
  赵磊拿起块校样,指着“玉米种植步骤”说:“你看这图,第一步浸种,第二步移栽,第三步施肥,跟讲故事似的,比干巴巴的‘五谷不分’好懂。前几天苏州府送来消息,用这课本的学堂,孩子出勤率比以前高了三成——他们能从书里看见自己家的田,能不乐意来?”
  
  正说着,苏晴带着几个后宫的孩子进来。最小的皇子举着本《孩童防疫图》,指着上面的“打喷嚏要捂嘴”插图,对着赵磊“阿嚏”一声,赶紧用袖子捂住嘴,逗得众人直笑。
  
  “你看,”苏晴笑着说,“连三岁孩子都能看懂。昨天我教他们认‘粮票’上的梅花,说这是‘官府的保证’,小皇子当即就说,要把自己的点心票分给没吃饱的小太监——这就是课本教的‘分享’,比讲大道理管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