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丹道提升,二阶上品
第266章 丹道提升,二阶上品 (第1/2页)【闻风辨灵】秘法可能比林长珩想象的还要厉害!
甚至说,层次还要高!
因为换成一般的秘法,乃至他掌握的异法、妖法,都无法做到如此效果。
如此想来,那吴酒老道还当真没有诓骗于他,此法对谨慎的他而言,妙用当真无穷。
脑中再度如走马观花般,掠过先前和吴酒老道发生过的种种,林长珩也隐隐地回过味来。
特别是关于【金刚菩提木】,其中常年浸染魔气、深藏入木,一般的异火恐怕都难以拔除。
多半也只有【赤霄玄焰】等正大堂皇、至刚至阳的异火,才能够克制阴邪魔气,取得效果。
异火少见,至刚至阳的异火更如此。
他越来越觉得,那吴酒老道似乎专程在等他。
准确来说,应该是在等拥有【赤霄玄焰】的他。
“此人……当真神秘。”
还好吴酒老道没有其它的想法,也早已离去,不然林长珩至今想来,恐怕会寝食难安的。
……
在孔老讲道结束之后,新的环节也开始进行。
便是收徒。
当然了,想拜入三阶丹师门下之人不少,也是很多高阶修士带着晚辈前来的根本目的。
能拜入一位三阶丹师门下,意味着足够的丹药资源、高深的丹道传承以及一座强大的靠山,是无数年轻修士梦寐以求的机缘。
林长珩只是在人群中,静静瞧着。
总共有十余人,都是年轻男女,个个神情紧张又充满期待。
他们资质皆是不凡,衣着华贵,显然都出身不俗。
其中,一位身着淡紫色衫裙、容貌清丽、气质略显清冷的少女尤为引人注目。林长珩从旁人的低语中听说,赫然就是【紫极宗】那璇玑真人的侄孙女。
名叫洛苏。
也在寻求拜入孔老门下。
“连璇玑真人的侄孙女都来了……”
“紫极宗这是想与浮生仙城加强联系啊!”
“此女听说丹道天赋极佳,在紫极宗内已是佼佼者,不过二十出头,已经进入了一阶下品丹道,看来孔老的弟子名额,竞争激烈了。”
议论声传入耳中,林长珩目光微动。
紫极宗是宋国大宗,璇玑真人更是名声在外的结丹女修。
她的侄孙女前来拜师,其意义绝非简单的求学,更带有两大势力交好的政治意味。孔老是否会收下洛苏,恐怕需权衡多方因素。
收徒仪式颇为庄重,每位年轻修士都需上前,展示自身修为、禀明家世,并回答孔老提出的几个关于丹道或心性的问题,甚至进行开炉炼丹作为展示、评判依据。
轮到洛苏时,她举止得体,落落大方,对答如流,显示出极好的教养和扎实的根基。孔老看着她,脸上依旧带着温和的笑容,微微颔首,却并未立刻表态。
最终,经过一番考量,孔老宣布收下了三名弟子,两男一女,皆是在丹道上展现出不错悟性和坚韧心性的年轻人。
其中,赫然没有包括那位背景显赫的洛苏。
这个结果,让场下响起一阵压抑的哗然。不少人看向洛苏的目光充满了古怪或别样的意味。
洛苏本人倒是神色平静,似乎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她向着孔老恭敬一礼后,便默默退回了人群之中,姿态依旧从容。
“一个【极南宫】假丹后人,一个【玄冰谷】出身,一个则是筑基后期散修的后辈……”
林长珩目光连闪,喃喃暗语。
【极南宫】自不用言,宋地之主,不管如何,【浮生仙城】都得给一个面子。
而散修后辈,也是必须需要一个的,毕竟【浮生仙城】是散修圣地,此城之主,也是以散修身份走到如今。
给予一个名额,算是不忘本。
也在释放巩固仙城基本盘的信号。
而【玄冰谷】为五大宗门道派之一,和【浮生仙城】并不接壤,中间隔着【紫极宗】和【碧霄门】。
而这也是孔老选他的根本原因。
因为不只是【紫极宗】,与【浮生仙城】接壤的【碧霄门】和【青霞观】,也有着结丹修士的后辈前来拜师。
收下其中一个,便会得罪另外两个。
而且三个宗门道派,都曾在地域范围上,做出了退让式的赠予。
所以,最好的答案就是一个不收。
不患寡而患不均,便是此理。
跳出框架之内,最终挑选了一个并不接壤的势力优秀后辈。
林长珩很快就看清楚了其中深意,但也不由感慨,作为势力的一环,连收徒的自由都不存在了。
在最后的拜师、跪茶礼后,三阶丹师晋升的观礼大典也基本步入了尾声。
众人皆有序地散开而去。
林长珩也混在人群中一齐离去,却被一道熟悉的传音声叫住。
“林小友留步。”
林长珩骤然止步,根据声线发现这赫然是孔老发出,于是如言留下。
半个时辰后,他随着一道隐秘的指引,跟着使者避开散去的人流,来到浮生湖深处,某种小型岛屿的一处僻静的竹林精舍前。
这里应当是孔老的修行洞府所在。
“吱呀!”
精舍门扉轻掩,孔老正负手立于院中,背对着他,望着几竿翠竹,身上那股庆典时的大师气度已然收敛,更添几分平和与深邃。
“晚辈林长珩,拜见孔老。”
林长珩上前一步,恭敬行礼。
孔老缓缓转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落在林长珩身上:“不必多礼。老夫观你听道时神游物外,推衍不休,可是有所得,亦有所惑?”
林长珩心中一动,知道对方曾关注到了自己,便坦然道:
“前辈明鉴。前辈所讲‘灵性自然’、‘中和圆融’之道,确如醍醐灌顶,让晚辈对丹道,乃至自身修行,都有了新的认识。只是……如何将这理念融入实践,尤其是应用于更高品阶的丹药炼制中,晚辈尚有许多不明之处。”
孔老微微颔首,似乎对他的坦诚和悟性颇为满意。
“且坐。”
他并未直接解答,而是坐下石桌旁,随手摄来旁边的一套茶具,开始慢条斯理地烹茶,动作行云流水,自然和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