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密信露馅,雪岭藏忧
第一百七十二章 密信露馅,雪岭藏忧 (第1/2页)雁门关的风雪比朔北城内更烈,萧劲衍策马赶回王府时,盔甲上的雪粒已结成冰壳,马鞭柄被冻得发僵。他翻身下马,不等丫鬟递来暖炉,便大步往议事厅走——方才在边关拆开那封密信时,指腹触到信纸褶皱里的冰碴,比塞外的寒风更让他心冷。
议事厅的门是虚掩的,里面已传来人声。萧劲衍推门而入,暖气流裹挟着炭灰的气息扑面而来,却没驱散他周身的寒意。厅内烛火通明,黄玉卿坐在主位旁的圈椅上,手里捏着半块未吃完的糕点——定是方才等得急,随手拿的;萧明轩站在舆图前,指尖按着雁门关的位置,眉头拧得很紧;念安捧着一卷兵书,目光却落在案上的空白纸页上,显然没看进去;念北则握着一本账册,指节泛白,见他进来,忙起身:“父亲。”
“都坐。”萧劲衍抬手,解下腰间的佩剑,“哐当”一声放在案上,剑鞘上的冰碴落在青砖上,很快化成一小滩水。他走到主位坐下,从怀中取出那封密信——信纸是粗糙的麻纸,边角被风雪浸得发皱,上面的字迹潦草,还沾着几点褐色的污渍,不知是血还是泥。
“这是在雁门关外的哨探尸体上搜出来的。”萧劲衍的声音带着旅途的沙哑,却格外清晰,“那哨探是罗刹国人,被咱们的人发现时,已经没气了,手里还攥着这封信。”
黄玉卿伸手将密信拿过来,指尖轻轻拂过字迹——墨迹未干时被冻住,化开后有些晕染,却仍能看清内容。她逐字念出来,声音越来越沉:“‘已与李记商号接洽,皮毛三日运抵雪山脚,火器需等内应信号,勿急。’”
“李记商号!”念北猛地抬头,账册从膝上滑落到地上,她却顾不上捡,“西域分号报上来的,那支囤积皮毛的不明商队,用的就是李记的印信!”
这话像一块石头扔进沸水,厅内瞬间安静下来。萧明轩快步走到案前,指着舆图上“雪山脚”的位置:“这里是西域和朔北的交界,常年积雪,隐蔽得很——他们把皮毛和火器运到这里,是想做什么?”
念安放下兵书,走到舆图旁,指尖沿着雪山脚的路线画了个圈:“若从这里绕过去,能直达咱们的边防薄弱处。而且这一带是西域黑狼部的地盘,黑狼部去年战败后归附咱们,难道……”
他没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黑狼部可能是罗刹国的“内应”。黄玉卿将密信放在案上,目光扫过众人:“李记商号,是当年暗算老将军的那位李勋贵的远亲开的。我之前查过中原商号的名单,李记这几年一直在往西域运东西,只是没查到具体是什么。”
这便解答了前章的两处伏笔——中原商号与罗刹国的勾结,正是通过老将军遗愿中李勋贵的党羽;而李记商号囤积皮毛的目的,也与密信中的“皮毛运抵雪山脚”对应,将分散的线索拧成一股,指向更庞大的阴谋。
萧劲衍的手重重拍在案上,茶盏里的茶水溅出来,落在密信上:“好一个里应外合!李勋贵倒台了,他的党羽还敢勾结外敌,黑狼部拿了咱们的好处,竟也敢背叛!”
他极少如此动怒,萧明轩见状,忙道:“父亲息怒,现在还没确凿证据证明黑狼部反了,咱们先查清楚再说。”
黄玉卿也点头:“明轩说得对。罗刹国心思缜密,不会轻易留下把柄,这封密信故意提到‘李记’和‘雪山脚’,说不定是想引咱们打草惊蛇。”
念北弯腰捡起账册,指尖在“黑狼部”的名字上顿了顿——她想起上个月黑狼部的首领还来商行买过一批茶叶,当时首领的儿子眼神躲闪,说“想给部里的人添些过冬的物资”,现在想来,那或许不是普通的“添物资”。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慌乱:“我这就让西域分号的人盯着李记的商队,看他们把皮毛运到雪山脚后,交给谁。另外,我再派人去黑狼部附近打探,看看他们最近有没有异常动静。”
“我跟你一起去。”念安看向念北,眼神坚定,“黑狼部擅长在雪山里行军,寻常探子未必能接近,我带一支轻骑,伪装成商人,更容易查清情况。”
萧劲衍看着儿女,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多了几分欣慰——明轩沉稳,能稳住大局;念安敏锐,擅长侦察;念北心细,能从账册里找出线索。他当年接手朔北时,可没有这样的帮手。
“好。”萧劲衍点头,“念安带三百轻骑,明日一早就出发,记住,只探不攻,若发现罗刹国的人,先回来报信。念北,你让商行的人把李记的账册都调过来,从三年前开始查,我不信他们一点破绽都没有。”
“是。”念安和念北齐声应道。
萧明轩则走到舆图前,手指在边防线上点了点:“父亲,我想调一部分兵力到雪山脚附近的堡垒,万一罗刹国真的从那里进攻,咱们也能及时应对。”
“可以,但要隐蔽。”黄玉卿提醒道,“别让罗刹国看出咱们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计划,也别让黑狼部起疑。咱们现在就像在跟他们下棋,得比他们慢一步落子,才能看清他们的路数。”
萧明轩点头:“母亲放心,我会让士兵换上牧民的衣服,装作是去牧场巡逻,不会引起注意。”
议事厅内的烛火跳动着,将众人的影子映在墙上,忽长忽短。萧劲衍看着舆图上的雪山,忽然想起去年与罗刹国打仗时,那些士兵的尸体冻在雪地里,脸还朝着朔北的方向。他握紧拳头,指节发白——绝不能让朔北再经历一次那样的战争,绝不能让百姓再受一次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