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暗探接头藏诡秘
第一百七十四章 暗探接头藏诡秘 (第1/2页)朔北新都的夜色来得快,刚过酉时,天边的霞光就褪成了淡紫,街上的灯笼次第亮起,橘色的光透过纱罩洒在青石板上,把行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可城南的审讯室里,却没有半分夜晚的柔和——潮湿的墙壁泛着冷意,一盏油灯悬在房梁上,火苗被风一吹,忽明忽暗地晃着,把桌案后念安的脸照得一半亮一半暗。
灰袍汉子被绑在木椅上,手腕和脚踝都勒出了红痕,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衣襟上,洇出一小片深色。他不敢抬头看念安,只盯着自己的鞋尖,手指无意识地蜷缩着——刚才念安让人把他去年被俘时穿的破衣摆放在面前,那上面还留着战场的血渍,瞬间就击溃了他大半的心理防线。
“再说一遍,是谁让你画工坊的图纸?”念安的声音很轻,却像冰碴子似的扎人。他手里拿着一根竹片,轻轻敲着桌案上的图纸,炭笔勾勒的工坊轮廓在灯光下格外刺眼,“你去年在朔北战俘营里,萧将军念你家中有老母,特意放你回去,你就是这么报答的?”
汉子的肩膀颤了颤,喉咙里发出含糊的声响。他想起去年被俘时的场景,朔北的士兵没打他,还给他送了伤药;离开时,那个姓萧的将军还塞给了他二两银子,让他回去好好过日子。可他刚到家,就被罗刹国的军方抓了去,说要么跟着使团去朔北探消息,要么就杀了他老母。
“是……是我国的军务大臣,”汉子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他说……说只要我能画出朔北火器工坊的布局,还有火器的样子,就放了我娘。我没办法……”
念安的手指顿了顿,竹片停在图纸上的“火器库”标注处:“伊万知道这件事吗?他跟你说过什么?”
“伊万大人知道!”汉子急忙点头,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出发前他跟我说,要是被抓了,就说是我自己贪财,想偷了图纸去卖钱,千万别提军务大臣。他还说……还说要是能摸清朔北火器的制法,回去就赏我一百两黄金。”
这话一出,站在一旁的侍卫长忍不住皱眉——伊万白天在议事厅里还装得彬彬有礼,说什么“愿与朔北和平通商”,背地里却指使探子偷情报,简直是两面三刀。
念安没说话,他拿起桌上的茶杯,倒了半杯凉茶,递到汉子面前:“喝了,接着说。你们除了要工坊的图纸,还想探什么消息?那个‘日耳曼’部族,你们知道多少?”
汉子接过茶杯,手一抖,茶水洒了大半。他喝了口剩下的凉茶,才缓过劲来:“日耳曼……我国的探子说,他们已经占了乌拉尔山以西的三个部落,还抢了我们的铁矿。军务大臣怕他们东进,又怕朔北不肯帮忙,所以才想偷火器技术——他说,要是有了朔北的火器,就算日耳曼来了,也能挡一阵子。”
“你们和日耳曼有过接触?”念安的眼神骤然锐利起来。
汉子摇头,脸色更白了:“没有……没敢接触。只是去年冬天,有个日耳曼的使者来过我国,想见沙皇,可沙皇没见他。听说那个使者说,要跟我国‘合作’,一起打朔北,还说……还说朔北的土地,他们也想要。”
念安的手指攥紧了竹片,指节泛白。原来罗刹国偷火器技术,不仅是为了防日耳曼,还藏着和日耳曼勾结的心思——虽然现在没成,但保不齐以后会有变数。他站起身,对侍卫长道:“把他带下去,好生看管,别让他死了,也别让他跟其他人接触。”
“是!”侍卫长应了声,带着汉子出去了。
审讯室里只剩下念安一人,油灯的火苗还在晃,他拿起图纸,仔细看着上面的每一处标注——探子画的虽然粗糙,但关键的工坊大门、仓库位置都标对了,显然是提前做过功课的。他皱着眉,把图纸折好放进怀里,转身往议事厅去——这事得赶紧跟父亲和母亲说。
此时的议事厅里,依旧亮着灯。黄玉卿坐在桌案旁,手里拿着一本账册,上面记录着博览会这几日的交易额,眉头却微微皱着。萧劲衍站在地图前,手指在乌拉尔山的位置反复摩挲,脸色沉得像夜色。
“念安来了。”黄玉卿先听见了脚步声,抬头看向门口。
念安走进来,把图纸和审讯的结果一五一十地说了。萧劲衍听完,手指猛地拍在地图上,声音里带着怒意:“好个罗刹国!一边跟咱们谈通商,一边背地里搞这些小动作,还敢打日耳曼的主意!”
黄玉卿放下账册,拿起图纸看了看,指尖在“火器库”的标注上停了片刻:“看来伊万白天说的‘担心日耳曼东进’,根本就是借口。他们是怕日耳曼打过来,又想在咱们这里捞好处,所以才两面三刀。”她顿了顿,抬头看向念安,“那个探子说的‘日耳曼使者想见沙皇’,你觉得是真的吗?”
“应该是真的。”念安点头,“他当时吓得浑身发抖,没胆子撒谎。而且日耳曼想东进,肯定会先拉拢周边的势力,罗刹国就是最好的目标——毕竟两国都跟咱们有过节。”
萧劲衍走到桌案旁,拿起茶杯喝了口茶,压下心里的火气:“看来咱们得加快步伐了。念安,你明天就派人去乌拉尔山附近侦查,看看日耳曼的具体动向,顺便盯着罗刹国的军队调动。工坊那边,你再加派些人手,尤其是火器库,必须日夜看守,不能再让探子混进去。”
“我知道了。”念安应道。
黄玉卿这时又开口:“还有通商的事。念北明天要跟伊万谈具体的交货时间和地点,你让她多留意伊万的反应——要是他知道探子被抓了,肯定会慌,说不定能套出更多话来。”
“好。”念安记在心里,又说了几句关于守卫安排的事,才转身离开。
议事厅里又静了下来。黄玉卿走到萧劲衍身边,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注,轻轻叹了口气:“本以为博览会能安安稳稳的,没想到还是出了这么多事。日耳曼、罗刹国,还有那些藏在暗处的探子,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