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稚画映辉显异兆
第一百八十一章 稚画映辉显异兆 (第2/2页)“我也是这么想的。”萧劲衍点头,他走到黄玉卿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别太担心,念安的特种小队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当年打罗刹国时就立过功,这次一定能成。”
黄玉卿点点头,可心里的担忧却没散。她知道念安的能力,可柳幕僚毕竟曾在京中待过,说不定还知道些朔北的军事机密,若是他把这些告诉罗刹残部,念安的小队怕是会遇到危险。
“还有念北那边,”黄玉卿又想起一事,“让她联系西域的盟友,特别是楼兰附近的部落,让他们帮忙盯着罗刹残部的补给线。柳幕僚和罗刹残部都是外来的,在西域没根基,断了他们的水和粮,他们就成不了事。”
“我这就让人给念安和念北送信。”萧劲衍转身要叫管家,却被萧清和拉住了衣角。
小姑娘不知何时走到了他们身边,小脸上没了刚才的笑意,眼神里满是担忧:“爷爷,爸爸会不会有事呀?那两个士兵……是不是再也回不来了?”
黄玉卿蹲下身,把萧清和抱进怀里。孩子的身体软软的,带着淡淡的奶香味,让她心里的戾气渐渐散了些。她轻轻拍着清和的背,声音放得极柔:“不会的,爸爸很厉害,会把坏人打跑,还会把工匠叔叔救回来。那两个士兵叔叔,他们是英雄,会永远活在咱们心里。”
萧清和在她怀里蹭了蹭,小声说:“那我给爸爸画张护身符,让玉坠子帮我保佑爸爸好不好?”
“好。”黄玉卿的声音有些发哑,她看着孩子认真的模样,忽然觉得,这或许就是他们守护朔北的意义——不是为了权力,不是为了财富,而是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安稳地画画,能笑着长大,不用像他们当年那样,时刻活在算计和战争里。
萧劲衍看着母女俩的模样,眼神也软了些。他走到廊下,叫来了管家,叮嘱他立刻派骑兵把信送出去,务必尽快送到念安和念北手里。
等管家走后,萧劲衍回到黄玉卿身边,接过她怀里的萧清和,笑着说:“走,爷爷陪你画护身符,咱们一起保佑爸爸。”
萧清和立刻笑了,拉着萧劲衍的手往书房跑。看着他们的背影,黄玉卿又摸了摸颈间的玉佩,玉佩的暖意还在,像是在给她打气。她走到药田边,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明心草的叶片——银辉在她指尖流转,像是在回应她的触碰。
她忽然想起念北小时候,也曾这样蹲在药田边,说“草在跟我说话”。那时她只当是孩子的戏言,可现在看着清和,看着这株明心草,她忽然意识到,或许空间的传承,从来都不是她能决定的,而是要看谁与空间最有缘分。清和的感知,怕是比她和念北都要强。
只是这传承,对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太过沉重。黄玉卿轻轻叹了口气,她只希望,清和能永远像现在这样,不用背负这些,能安稳地过一辈子。
正思忖着,院外又传来脚步声。这次是负责京中消息的侍卫,手里拿着封宫里来的信,神色有些复杂:“夫人,老爷,京中急报——太上皇(少帝)昨夜昏迷了,宫里乱成一团,几位大臣已经开始争论后续之事了。”
黄玉卿的心猛地一沉。太上皇病重,京中权力必定会重新洗牌。那些早就盯着朔北的朝臣,会不会借着这个机会,在京中搞事?甚至……把主意打到朔北头上?
她接过侍卫手里的信,信里写得简略,只说太上皇昏迷前,还念叨着要见她和萧劲衍,让他们尽快去京中。可现在西域局势紧张,他们根本走不开。
“京中之事,先压一压。”萧劲衍走过来,看完信后,眉头又皱了起来,“先让宫里的人多照看着太上皇,等西域的事稳了,咱们再想办法去京中。”
黄玉卿点头,心里却明白,京中的风波怕是不会等他们。太上皇昏迷,那些想夺权的大臣,说不定已经开始谋划了。而朔北,若是在这个时候出了岔子,京中那些人怕是会趁机落井下石。
晨露渐渐蒸发,阳光越来越烈,药田里的桂香也淡了些。黄玉卿站在药田边,看着远处的炊烟,心里忽然觉得,这平静的日子,怕是真的要结束了。西域的战火,京中的风波,还有清和身上那未可知的缘分,像一张网,慢慢朝他们罩过来。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往书房走。不管未来有多少风雨,她和萧劲衍,还有孩子们,都会一起扛过去。就像当年那样,就像无数次那样。
只是她没看见,在她转身的瞬间,颈间的玉佩忽然泛出一层极亮的光,而药田里的明心草,银辉也浓得像要溢出来——像是在预警,又像是在期待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