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运河
第1章 运河 (第1/2页)兖泗支流鲁山麓,会济分河向南北。
——这句写在《元史·河渠志》上的词,说的便是济宁府漕运运河自北向南联通了汶水、洸水和泗水三条大水脉,使山东西部南部漕运从此畅通,给元朝廷掠夺神州大地资材提供了极大方便。
自打元鞑子在济宁开挖了这条运河,元明清三朝以来,这济宁府运河码头上船来船往,人马嘈杂,连带着这座老城也越来越热闹。
漕运聚财,聚了财,那必然也会聚人。
而人有百样的心思,千般的念头,三教九流,各种各样。
于是神、卜、巫、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也会自然汇聚,在此以人心为食,修登天道行。
满天下寻机缘的崔九阳,自然不可能放过这般地方。
此时,他在街边正襟危坐,面前摆了一张小方桌,小桌上太极八卦图铺底,上面又有签筒、罗盘、毛笔、草纸、卜草、老皇历、铜钱、周易等等算卦的家什一应俱全。
小方桌旁立着一杆长幡,上书“铁口直断,解忧免灾”八个大字。
自从离开老家村子,崔九阳已经在江湖上闯荡有一段时间。
一开始自然处处不习惯,不过时间过去这么久,他也已经把自己当成半个百年前的人。
虽然夜来入梦,仍然会梦见上网打游戏,在手机上刷搞笑段子,但醒来之后往往只是莞尔一笑,不再心酸长叹。
既来之则安之,老话说得好,来都来了,就这么着吧。
在这济宁府摆摊算卦短短两个月,崔九阳已经赢下莫大的名声。
人人都传,码头旁边那条街上来了个顶有本事的算命先生,到咱们济宁城这才几天,已经救下两条人命!
第一条人命,是城西王大力的媳妇。
王大力自小孤苦,却争气的很,二十来岁凭两膀子力气在码头扛大包挣下买一杆扁担的钱。
要说一杆扁担也没多少钱,三十枚大子儿就能买根顶好的桑木扁担,扛大包七八天怎么也能攒够了。
可这里说的这一杆扁担,不仅仅是一杆扁担。
还带着扁担两头的大筐,以及大筐里装着的百样杂货,什么针头线脑、布头补丁、小孩儿糖瓜、南瓜子干核桃、十样点心、纸糊的风筝、泥人泥狗……要什么有什么。
王大力是真能吃苦,码头扛大包挣了本钱,他转头干起了走街串巷卖货郎的营生,一双大脚走遍了济宁府左右南北,甭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冬酷暑,他一样出门做买卖。
他自己有本儿生意经,卖货郎多了去了,他们天气不好不出门,我去了,这钱不就让我挣了?苦点就苦点,累点就累点,不能嫌钱压手不是?
没几年,他家里宅子也盖起来了,老婆也娶上了。
可有一样愁事始终让王大力高兴不起来。
结婚三年多了,媳妇一直不能有孕。
在这个年代,家中无后可还了得?
于是王大力整天在家里对媳妇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两口子便总有勺子碰锅沿的事儿发生。
一天王大力跟媳妇吵完架出门做买卖,心中郁闷也不想回家,便把两筐货装的满满登登,打算往东平县方向走一趟,去个十天半个月把那边的集市和各村各处都走一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