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霉变危机
第十二章 霉变危机 (第2/2页)爷爷难得地哼了一声:“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比你们那些化学药剂强。”
一周后,发霉事件圆满解决。重新处理的杯垫获得客户一致好评,甚至有人专门留言称赞那股淡淡的草药香。
柳青灵机一动,将“古法防蛀防霉“作为卖点更新到淘宝店铺首页。
果然环保人士和过敏体质消费者特别青睐这种天然处理方式,陆续获得好评反馈。
深夜,柳青独自在仓库清点剩余的柳条。发霉事件总算控制住了,大部分在途包裹被成功拦截,少数收到的客户也接受了重新发货的解决方案。但这次危机暴露出的问题让她无法安睡——小作坊式的生产,终究难以应对规模化挑战。
墙角堆着几个旧木箱,柳青记得是父亲离家前留下的。她随手打开一个,里面堆满了泛黄的账本和文件。出于好奇,她拿起最上面的一本翻看。
“原料支出:藤条采购3200元,染色剂...“柳青轻声念着,突然停住了。下一页用红笔写着大大的“亏损“,下面列着一串数字:工人工资欠款、供应商尾款、银行贷款利息...
这是父亲当年产业化失败的记录。
柳青继续往下翻,心跳逐渐加速。在一堆收据中,她发现了几张可疑的采购单——明明写着“优质藤条1000斤“,价格却低得离谱;还有一张奇怪的“技术咨询费“收据,金额高达五万元,收款人是个她从没听过的公司。
“看什么呢?“
柳青吓得差点叫出声。爷爷站在仓库门口,手里拿着老式手电筒,昏黄的光线在他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
“爷爷,这是...爸爸当年...“
老人走过来,目光落在账本上,表情瞬间变得复杂。他伸手合上账本:“过去的事了,别看了。”
“可这些账目有问题!“柳青忍不住说,“这个'技术咨询费',还有这些低价采购单...”
“我说了,别看了。”爷爷的声音突然严厉起来,“你爸犯过错,但轮不到你来评判。”
柳青还想争辩,却注意到爷爷的手在微微发抖。昏黄的光影中,老人眼角的皱纹似乎更深了。
“去睡吧。“爷爷转身往外走。
柳青默默把账本放回箱子。
“看这个月的数据。“江韩指着屏幕上的图表,”销售额突破三万了,而且回头客占30%,非常健康的比例。“
柳青看着那些上升的曲线,心里既兴奋又忐忑。规模扩大了,责任也更重了。
“对了,”江韩突然说,“考虑过注册商标吗?'清河柳编'这个名字不错,但得法律保护起来。”
柳青的手微微一僵,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随即又有些犹豫:“注册商标……是该提上日程了,之前光盯着订单,倒把品牌保护这关键事儿落下。”
江韩点点头:“知识产权很重要,商标下来更方便规范生产、拓展渠道,才能带动村里其他人一起做,把柳编做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