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 第二十八章 雪融春晓

第二十八章 雪融春晓

第二十八章 雪融春晓 (第2/2页)

“璞玉基金会将提供首期二十万资金,用于工坊的设备升级、老匠人补贴和‘非遗数字档案库’的建立。”
  
  王夫人微笑着递过支票,“我希望首先系统性地记录整理你奶奶的手稿和李阿婆那样的老匠人的技艺。很多宝贝,再不抢救就真的没了。”
  
  柳青握着那张沉甸甸的支票,感觉接过的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对了,”王夫人送她出门时,似不经意地提起,“修复后的作品,我给它起了个新名字,叫‘裂帛’。”
  
  裂帛——撕裂的绸缎,却带着一种决绝的美。柳青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心中豁然开朗。
  
  回村的路上,雪花又开始飘洒。柳青却觉得心中暖意盎然。她掏出手机,拍下车窗外的雪景,发了一条朋友圈: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亦是金粉流淌之处。”
  
  没有配图,没有定位。但她知道,有些人能看懂。
  
  车子路过陈家办婚宴的酒店,霓虹依旧闪烁。柳青平静地收回目光,心中再无波澜。
  
  她的世界,已经有了更广阔、更明亮的天地。
  
  ---
  
  腊月三十,清河镇的年味被一场大雪衬得格外宁静。
  
  柳青坐在工坊里,守着红泥小炉煮茶,窗外是被雪覆盖的安静村落。
  
  手机还在不知疲倦地震动。从婚宴回来开始,咨询电话和微信好友申请就没断过。
  
  “请问是做了那个会发光的婚书盒的柳老师吗?我想订个一样的!”
  
  “你们接国外订单吗?我朋友在纽约想买!”
  
  “能不能拍个短视频教教怎么编那个流光效果啊?”
  
  声音嘈杂,目的各异。
  
  柳青喝口热茶,没有回复。
  
  爷爷说得对,热闹易得,静心难求。
  
  这些追着流光来的,大多不是真心认可柳编价值。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张磊带着一身寒气进来,眼镜片上蒙着白雾:“青姐,你看这个!”
  
  他兴奋地打开笔记本电脑,展示一个新开发的小程序界面。简洁的页面上,一个虚拟的柳编作品缓缓旋转,右侧有「编织者」「技法」「故事」三个标签。
  
  “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非遗溯源』。”
  
  张磊点开「编织者」,李阿婆布满皱纹的笑脸出现在屏幕上,“每个作品都会生成独有二维码,客户扫码就能看到是谁、用什么技法、花了多长时间做的这件东西。”
  
  柳青眼前一亮:“这个好!让产品自己说话。”
  
  “我教你用。”张磊拿出手机,对着桌上一个练习用的杯垫扫码,屏幕立刻跳转到周明的介绍页面,还有段他学习龟背纹的短视频。
  
  一直沉默旁观的爷爷突然伸出手:“给我试试。”
  
  张磊愣了一下,赶紧把手机递过去。爷爷笨拙但认真地扫描二维码,盯着屏幕上跳出的信息看了很久,久到柳青以为他哪里不会操作。
  
  “能加上柳条什么时候砍的吗?”爷爷突然问。
  
  张磊没明白:“什么?”
  
  “柳条的生长时间、砍伐时辰、晾晒天数。”
  
  爷爷指着手机屏幕,“这些才是根本。光看人脸有什么用?”
  
  柳青和张磊对视一眼,同时看到对方眼里的惊喜。
  
  他们一直觉得爷爷排斥新技术,原来他只是不喜欢花架子。
  
  “我马上加!”张磊兴奋地敲键盘,“还可以加个『材料档案』板块!”
  
  ---
  
  除夕夜,爷爷换上一身罕见的干净中山装,带着柳青进行祭拜仪式。
  
  堂屋正中央挂着一幅泛黄的鲁班像,供桌上摆着几件精美的柳编作品——最中间是奶奶生前编的“百鸟朝凤”挂屏。
  
  “柳编一行,拜祖师也敬自然。”
  
  爷爷点燃三炷香,声音沉稳有力,
  
  “一敬天地生良材,二敬祖师传技艺,三敬匠心守根本。”
  
  爷爷恭敬地敬完香,轮到柳青时,爷爷递给她一支特别的香——香杆是用细柳条编成的。
  
  “你奶奶留下的。”
  
  爷爷低声说,“柳编人的香,得是自己编的。”
  
  仪式最后,爷爷取出一捆暗红色的柳条:“今天教你个应景的,‘爆竹编法’。”
  
  这种柳条经过特殊染色和处理,编成爆竹形状后竟然真的可以点燃,噼啪作响如真爆竹,却无烟无危险。是过去手艺人讨生计的绝活之一。
  
  “现在不让放炮了,这手艺也快绝了。”
  
  爷爷手下翻飞,一个个精巧的‘爆竹’成型,“但老祖宗的东西,不能忘。”
  
  柳青学着编,发现难度极高,既要保证形似,又要留出燃烧空间。她编的前几个都失败了,不是点不着就是瞬间烧没。
  
  “心急了。”
  
  爷爷拿起她编的‘爆竹’,“编得太密,气不通。柳编和做人一样,要留口气。”
  
  窗外传来零星的鞭炮声,柳家老宅里却异常安静,只有柳条摩擦的沙沙声。
  
  一小时后柳青终于编出来个好的,形神兼备,点燃后能响足十秒。
  
  虽然如此,柳青很不满意。
  
  自己好歹是一个“柳编百样图”都学会了的老手了,这个小东西居然用了一小时!
  
  “爷爷,您学柳编时也这么难吗?”她忍不住问。
  
  老人的动作顿了一下,眼神飘向远处:“我六岁开始学,每天挨的打比编的柳条还多。”
  
  “打?”
  
  “你太爷爷那辈讲究'不打不成器'。”爷爷卷起袖子,露出手臂上几道淡淡的疤痕,“编错一针,就是一柳条。”
  
  柳青倒吸一口凉气,突然觉得现在的教学徒都是过家家。
  
  “那...奶奶呢?她学的时候也挨打吗?”
  
  爷爷的表情突然柔和下来:“你奶奶不一样。她天生就是编柳条的料,第一次上手就比我强。”
  
  他放下碗筷,眼神变得深远,“那年她十六岁,来我们村走亲戚,看见我在河边编虾篓...”
  
  柳青屏住呼吸,这是爷爷第一次主动提起奶奶的往事。
  
  “她站在我身后看了半天,突然说'你第三根横条编反了'。”爷爷的眼中闪着光,“我一看,这丫头片子说得一点没错。”
  
  “然后呢?”
  
  “然后她就坐下来,拿起柳条重新编了一遍。”
  
  爷爷的声音里带着罕见的笑意,“那虾篓比我编的漂亮十倍。”
  
  柳青想象着那个画面——年轻的奶奶坐在河岸边,灵巧的手指翻飞,阳光在她的发梢跳跃。而年轻的爷爷一定看呆了眼。
  
  “所以您是因为柳编爱上奶奶的?”
  
  爷爷突然板起脸:“小孩子问这么多干什么?”
  
  但柳青分明看见,老人耳根泛起了一抹可疑的红晕。
  
  ---
  
  深夜,柳青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惊醒。她摸出手机一看,凌晨两点十七分。声音是从后院传来的,像是有人在翻动柳条。
  
  她轻手轻脚地下楼,透过纱窗看见后院亮着一盏昏黄的灯。
  
  爷爷坐在灯下,面前摆着一个形状古怪的柳编物件——那像是一个镂空的球体,表面布满复杂的波浪纹路,在月光下投下奇异的光影。
  
  柳青悄悄推开门:“爷爷?“
  
  老人似乎并不意外她的出现,只是招了招手:“过来。”
  
  走近了,柳青才看清那是一个精致的渔网状结构,但比普通渔网复杂得多,每个节点都编织着细小的花纹。
  
  “这是...”
  
  “捕梦器。”爷爷轻声说,“你奶奶病重时,我给她编的。老辈人说,这能网住好梦,挡住噩梦。”
  
  柳青的心猛地一颤。奶奶是因病早逝,但爷爷从未提起过细节。
  
  “有用吗?”她小心翼翼地问。
  
  爷爷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些纹路:“她走的那晚,说梦见了我们第一次见面的那条河。”
  
  他的声音低沉沙哑,“河岸上开满了野花,我在给她编花环。”
  
  月光下,柳青看见爷爷眼中闪烁着水光。这一刻,她突然明白了爷爷对柳编的执着——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无法言说的情感,是活着的记忆。
  
  “我能学编这个吗?”她脱口而出。
  
  爷爷点点头,说了句伤柳青自尊的话:“你虽然基本功都学会了,但是火候还差得远……”
  
  柳青惭愧地摸了摸脸。
  
  等爷爷小心地把捕梦器包进一块蓝布,才继续说:“等明天没事,我教你。”
  
  ---
  
  大年初一早上,柳青被一个陌生电话吵醒。对方自称是省文旅厅非遗处的赵主任,昨天在陈琛婚礼上看到了那个婚书盒。
  
  “你们工坊很有特色啊。”赵主任语气亲切,“省里正在评审一批重点非遗扶持项目,资金额度不小,我觉得你们很有希望。”
  
  柳青的心跳加速:“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吗?”
  
  “材料当然要准备,不过……”赵主任压低声音,“这次竞争很激烈,光材料好不够,还得会展示。这样,初七我返程经过你们县,可以当面指导一下。”
  
  柳青正要道谢,对方又补了一句:“对了,你们那儿有什么特产?听说清河镇的野山茶不错……”
  
  电话挂断后,柳青坐在床边发呆。扶持资金固然诱人,但那种暗示明确的“指导”让她不舒服。
  
  她去找爷爷商量。老人正在院子里练太极,听完后缓缓收势。
  
  “柳编为什么能千年不断?”他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
  
  柳青摇头。
  
  “因为柳树自己会活。”爷爷指着院角的老柳树,“砍了枝来年又发,倒了干落地生根。靠人施肥浇水,活不长久。”
  
  阳光穿过树枝照在雪地上,斑驳如画。柳青忽然明白了。
  
  她回拨了赵主任的电话:“谢谢您好意,我们工坊还小,先踏踏实实把东西做好。等真有实力了,再堂堂正正申请。”
  
  对方愣了几秒,冷冷说了句“那你们好自为之”就挂了电话。
  
  柳青长舒一口气,像是卸下副重担。雪开始化了,屋檐滴下水珠,啪嗒啪嗒,像是春天敲门的声音。
  
  工坊角落,那盆试验用的“节气柳”抽出了新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