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天下瞩目(二)
第二十章 天下瞩目(二) (第2/2页)二十多个金军骑兵像黑色的闪电,在三百多宋军周围盘旋。
他们身着轻甲,弯弓拉得如满月,箭矢嗖嗖地扎进宋军队列,每一声惨叫都像鞭子抽在人心上。
孙翊的部下被甩在身后,竭力想追击金人,却冲不破那层由箭矢织成的网。
“邪门了!”卢疯虎咬着牙,“这哪是打仗?是打猎啊!”
他说得没错。
金军根本不近身,就保持着三十步左右的距离,三骑一组,一波射完立刻拨转马头退到后面,另一波马上补上来,箭雨连得密不透风。一名宋军骑兵想冲出去,没跑出两步,就被一支斜飞来的箭射穿脖颈,那金军骑手明明已经转过身,竟能反手回射,动作快得像鬼魅。
那是抹鞦射,女真骑手能在全速冲锋时急速转身射箭,辽军称其为“鬼箭”!
耿固声音发颤,“女真人打小在马上长大,能背对着跑射落雁,咱大宋的弓手站着都射不准这么远!”
李骁的目光死死盯着一个金军斥候扎也孛堇,那是金人对于斥候的称呼,扎也是探路侦查、孛堇是长官的意思,全称便是侦查队长,相当于宋军的“探马都头”。
那家伙戴着獭皮帽(水獭颈部最厚实的皮毛),每次射箭都不用瞄准,弓弦一响必有一人落马。
他的战马像通人性,总能在最刁钻的角度停下,让主人稳稳射出一箭,再迅速跑出宋军的反击范围。
三十步外,一个宋军举着盾牌想掩护同伴,那孛堇忽然换了支破甲箭,弓弦嗡的一声,箭簇竟穿透盾牌,从宋军的喉咙里钻了出来。
“那箭!”石勇倒吸一口凉气,“是专门制作的破甲重箭!”
话音未落,金军骤然变阵。
十骑往左,十骑往右,像两道黑色的弧线绕到宋军侧后方。
孙翊大喊着“结阵”,可宋军的阵型早就乱了,有人想往前冲,有人想往后退,乱糟糟地挤成一团。
金军的箭雨立刻变密,专门盯着马腿射,倒下的战马又绊倒一片人,惨叫声此起彼伏。
孙翊指挥的宋军试图结阵防御,可金人骑兵如幽灵般在四周游走,专挑阵型的薄弱处下手。
他们射出的箭矢仿佛长了眼睛,总能精准地找到甲胄的缝隙——咽喉、面门、腋下,每一箭都带走一条性命。
当宋军鼓起勇气冲锋时,金人骑兵立即后撤,始终保持着安全距离。而当宋军精疲力尽想要撤退时,金人又如同附骨之疽般追杀上来。
那些金军骑手,嘴里嚼着肉干,马背上挂着马奶囊,时不时喝一口,仿佛这场屠杀只是场狩猎后的消遣。
一名金军骑兵甚至没回头,反手一箭射倒了放箭的宋军,然后对着同伴大笑,笑声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李骁抬手看看自己穿的女真甲,皮革里嵌着细密的铁片,轻便又结实,远非宋军那些锈迹斑斑的札甲可比。
更可怕的是他们的配合。二十多人分散开来,却像长着同一双眼睛。
哪个方向有空当,立刻有金军补上去;哪个宋军想突围,立刻有三支箭同时瞄准他。有个金军的弓断了,旁边立刻有人扔过来一张备用弓,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演练过千百遍。
“这哪是探骑?”李骁的后背全是冷汗,“是精锐里的精锐!”
十骑可破百宋!
这些人不是在打仗,是在展示一种碾压性的力量,他们的骑术、射术、战术,甚至对战场的把控,都远远甩开了宋军。
三百多宋军被二十多人遛得团团转,像一群待宰的绵羊,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这些女真骑兵如同鬼魅般在战场上穿梭,他们身披轻便皮甲,背负长弓,胯下战马矫健如龙,在宋军阵前来回游弋,始终保持着二十步——三十步的距离,(30——45米)左右的距离。
这个距离对普通弓箭手来说已是极限,可对自幼在白山黑水间狩猎的女真人来说,却是最熟悉致命的射程。
石勇红着眼,举着刀想带头冲锋,刚跑出几步就被李全武拽了回来。
“你疯了?”李全武压低声音,“冲出去就是活靶子!”
“那怎么办?看着弟兄们死光?”
“不能硬拼。”李骁对卢疯虎和石家兄弟打了个手势,“我们绕到他们侧后方,专射他们的马。”
卢疯虎咧嘴笑,露出两排白牙:“早该这么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