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剑起处 第八十三章 山雨欲来
第一卷 剑起处 第八十三章 山雨欲来 (第2/2页)天心门,这座梁国修真界曾经的新贵,就此彻底封闭,如同一头蛰伏起来、磨砺爪牙的凶兽,等待着两年后那决定命运的时刻。
……
潼谷关,北境前线
与天心门的悄然封闭不同,梁国北境,正酝酿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潼谷关惨胜的消息传回都城,举国震动。凌震岳与齐思钧的陨落,让无数梁人为之悲恸,也激起了强烈的复仇情绪。而司徒弘的背叛与凌昭寒的被掳,更是让皇室与军方感到了刻骨的耻辱与愤怒。
朝堂之上,经过激烈的争论与权衡,一种共识逐渐形成:狄人经此一役,顶尖战力遭受重创,尤其是赫连勃勃境界跌落,正是趁其病,要其命,一举解决北境边患的绝佳时机!若等待狄人恢复元气,或是赫连勃勃找到恢复之法,梁国将永无宁日!
复仇的火焰与现实的考量,共同推动着战争的齿轮。
一道道加盖着皇帝玉玺和兵部大印的紧急军令,如同雪片般从都城发出,传向梁国各地。
“举国动员,北伐狄虏!”
各地府库洞开,囤积的粮草、军械被源源不断地装车,组成庞大的运输队,沿着官道,如同蜿蜒的长龙,向着北境汇聚。
各州郡的驻军、边防军、甚至是部分拱卫京师的精锐,都接到了开拔的命令。无数支队伍,打着不同的旗帜,穿着不同的甲胄,却怀着同样的目标,从四面八方,向着那座饱经风霜的雄关——潼谷关,挺进!
潼谷关内外,已然成为了一座巨大的兵营。
关墙之上,旌旗蔽日,枪戟如林。新抵达的生力军与原有的守军混编在一起,进行着紧张的操练和防务交接。关墙之下,连绵的营帐一眼望不到尽头,人喊马嘶,炊烟袅袅,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皮革、钢铁和汗水的味道。
工兵和民夫日夜不停地加固着关墙,修建着新的防御工事和投石机阵地。巨大的攻城锤、云车、弩炮等重型器械被从后方运抵,在关内空地上排列开来,散发着冰冷的杀气。
一种大战将至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老兵们沉默地擦拭着兵器,检查着甲胄;新兵们则既兴奋又忐忑,听着教官声嘶力竭地强调着战场纪律和保命技巧。
而城头之上,那道每日准时出现、闭目出剑的身影,依旧如同定海神针般矗立着。
叶逍然对关内关外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似乎毫无所觉。他依旧沉浸在那诡异的状态中,依靠着青冥剑灵的力量和自身顽强的意志维系着生机,并与远方的赫连勃勃进行着那无声的对峙。
他的存在,对于士气是一种无形的鼓舞。连这样一个重伤垂死的少年,都仍在以他的方式战斗,他们这些健全的军人,又有何理由退缩?
梁国新任的北伐主帅,是一位资历深厚、以稳健著称的老王爷,他在视察关防时,特意在叶逍然身后驻足良久,最终只是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吩咐左右:“好生看顾,勿要打扰。”
所有人都明白,这场即将到来的总攻,将决定梁国的国运。要么一举击溃狄人,换来北境数十年的太平;要么……功败垂成,将整个梁国拖入更加深重的战争泥潭。
而在数十里外,狄人的营寨中,气氛同样凝重。赫连勃勃虽然重伤,但余威犹在,狄人军队在其残部的指挥下,同样在加紧布置防线,挖掘壕沟,设置陷阱。他们也知道,梁国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场决定草原与农耕文明命运的决战,即将在这潼谷关下,再次上演。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边是蛰伏隐忍、图谋两年后惊天阴谋的仙门。
一边是磨刀霍霍、倾举国之力欲毕其功于一役的王朝。
而连接着这两端的,是那座巍峨的雄关,是关头上那道沉默如剑的身影,是远方山丘上那道怨毒的目光,以及那被囚禁于深山密室中、命运已进入两年倒计时的冰雪少女。
命运的洪流,正在以更加汹涌的姿态,奔腾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