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街边小破店,竟是王者?一块饼让全网馋哭了!
第231章 街边小破店,竟是王者?一块饼让全网馋哭了! (第1/2页)结完账,酒足饭饱的陈品带着团队,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李氏肥肠”。
他没有立刻关播,而是举着自拍杆,像个导游一样,溜溜达达地穿过几条充满生活气息的老街巷。
最终,他来到了绵州最热闹的东街市集。
市集里人声鼎沸。
卖水果的吆喝声、电瓶车的喇叭声、大妈们中气十足的砍价声,混杂成一首独属于市井的交响乐,充满了活色生香的味道。
陈品一行人逆着人流,径直朝着市集深处走去。
很快,一个奇特的景象出现在直播镜头里。
在一家毫不起眼的店铺门口,一条长长的队伍,从店门口一直甩到了街角。
排队的有穿着校服、满脸青春痘的学生,也有拎着菜篮子、头发花白的大爷大妈,脸上都写着同样的神情——期待。
“家人们,看到了吗?绵州美食榜,排名第八,王记军屯锅盔。”
陈品将镜头对准了那块同样朴素的招牌,语气里带着一丝本地人的小得意,仿佛在炫耀自家压箱底的宝贝。
直播间的弹幕又开始活跃起来。
【第八名都这么多人排队?绵州人是真的人均美食家,还是人均不用上班啊?】
【我靠,刚炫完一桌肥肠,现在又来吃饼?品哥你的胃是连接着异次元吗?】
【军屯锅盔!这个我熟!我们这儿也有,十块钱一个,不就是个烤饼夹肉嘛,有啥好排队的?】
【楼上的外行了不是,正宗的军屯锅盔,跟你那路边摊的烤饼,根本就不是一个物种!】
陈品看着弹幕,笑了笑,也不反驳。
他把镜头缓缓推向了店里那个忙碌的身影。
那是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师傅,裸露的手臂上肌肉虬结,在炉火的映照下泛着油光。
他面前是一个巨大的、一人多高的传统炭炉,炉口散发着惊人的热量,连空气都微微扭曲。
只见他左手拿起一个塞满了肉馅的面团,右手在案板上飞快地一抹一拉,面团瞬间被拉扯成牛舌状。
他手腕一抖,面饼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
“啪!”
一声脆响,面饼被他干净利落地精准贴在了滚烫的炭炉内壁上。
整个过程快得像一道残影,充满了原始而粗犷的力量感。
炉壁上,已经贴了十几个金黄色的锅盔,在炭火的炙烤下,滋滋地冒着油光,那股混合着焦香、肉香和麦香的味道,霸道得不讲道理。
【卧槽!这手臂!这肌肉线条!这才是真正的劳动人民的力量啊!】
【这贴饼的手法,怎么有点像印度飞饼,但又比那个帅一百倍!】
【这才是真正的烟火气啊!比那些米其林后厨的低温慢煮机、液氮枪什么的,带劲多了!】
陈品一边排队,一边压低声音,开始了他的现场解说。
“家人们,别看这玩意儿其貌不扬,这才是真正的碳水炸弹,是刻在咱们川渝人DNA里的快乐源泉。”
“正宗的军屯锅盔,讲究的是‘一酥二脆三香’。”
“首先是面。”
“必须用老面发酵,这样烤出来才有麦香味。而且和面的时候,要加入大量的猪油和菜籽油调和成的油酥,反复折叠,才能形成上百层的酥皮。这叫千层酥,是它酥脆的根基。”
“其次是肉馅。”
“必须是肥三瘦七的猪后腿肉,用甜面酱和十几种香料提前码味。肥肉的油脂在高温下会融化,浸透到整个饼里,那叫一个香。”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炭炉。”
“必须用这种传统的大炉子,用果木炭来烤。电烤箱烤出来的,只有形,没有魂。只有炭火,才能赋予锅盔那种独特的、带着微微烟火气的焦香。”
他的一番话,让直播间里许多不明真相的观众恍然大悟。
【学废了学废了,原来我以前吃的都是盗版货。】
【猪油!又是猪油!我宣布猪油才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谁赞成,谁反对?】
【听饿了,真的听饿了,我手里的鸡胸肉沙拉瞬间就不香了,感觉像在吃草。】
排了近二十分钟的队,陈品终于拿到了两个新鲜出炉,烫到几乎拿不住的锅盔。
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迫不及待地开吃,而是找了个角落,将其中一个对着镜头,用手小心翼翼地从中间掰开。
“嘶啦——”
伴随着一声悦耳的轻响,锅盔被分成了两半。
镜头下,锅盔的内部结构清晰地展现在数千万观众面前。
那层层叠叠、薄如蝉翼的酥皮,清晰可辨,在灯光下甚至有些半透明,少说也有上百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