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收服金汤营与陶家
第八十四章 收服金汤营与陶家 (第1/2页)临江府城,南水门。
玉带河于此穿流而过。
这是府城与外界进行货物转运,最为重要的水上关卡。
临江三卫之一的金汤营便驻扎于此,其营区依凭城墙而建,宛似一个水寨模样,内有埠头和塔楼,检查着一应通行船只。
只是此时这处全无往日的喧嚣嘈杂,闸门紧闭,无论漕船又或客船尽数挡在城外。
城头和塔楼上的士卒神情紧张,手握刀枪。
营区中心处,一座还算宽敞的楼阁内,十几名将领甲胄在身,手按钢刀,坐立不安的等待着。
有人时不时起身,跨步出楼,于校场上眺望某个方向。
也有人拿眼睛瞟向上首一个面容清癯,气度沉稳的中年人。
此人未着甲胄,锦绣宽袍,留着精心打理过的美长须,有着一身的儒雅气派,不像是个军中将领,更像是个博学多才的儒生。
这儒雅中年便是金汤营指挥使,陶公望。
相比起白鳞卫和铁壁卫,主要由魏家和向家这府城两大豪族占据,金汤营则是落入了十几家中小豪族之手。
其中势力最大的要数三家,郭威,郭振所在的郭家,杨家以及陶家。
三家之中,陶家又要弱势一两分。
可正因郭家和杨家互相争持,谁也不肯相让,最后反是让陶家拿到了指挥使位置。
郭、杨则分列左右都尉。
当然,陶公望哪怕坐在指挥使位置上,也别想指挥得动郭、杨两家。
好在其人也摆得正自己位置,多年来一直都是一副乐呵呵的和事佬模样,充当着郭、杨两族润滑油。
“陶公,咱们总不能在这儿干等着,您脑子活,还请拿个章程出来。”一员三十来岁,面目粗豪的将领焦躁的起身踱步,走了个来回,就朝陶公望拱手开口。
明光别院的消息不断传来。
那位彗星般崛起,不足一月便名动临江府的‘惊鸿枪’一枪破阵,击溃两千士卒,斩杀郭威,花守人这两位大人物。
仅是如此已让他们极为震恐,偏偏那人并未离去,紧接着又压服剩余士卒投降,想干什么,不言而喻。
连郭家,花家这样的大族都崩毁于旦夕之间,他们这样的中小家族岂能不为之惊惧惶然?
“遇事要有静气,天塌不下来,坐下吧。”陶公望眼皮都不抬,不疾不徐的端着身边几案上的茶碗,吹散烟气,有滋有味的品了一口。
于陶公望身后,立着一员银甲小将,乃是陶公望之子,陶景行。
陶景行紧盯着陶公望的手掌,眸光闪动,只有他才能瞧见其父手指微微一抖,就有些微茶水溢出。
他心中一叹,知晓父亲心中的压力与紧迫不比屋中任何一人少,只是常年养气,勉强维持镇定。
也对,很可能马上就要直面那等‘妖魔’一般的强人,有几人能不心头打鼓?
想到不久前探子送回的情报,那等战绩,陶景行不由得头皮发麻,心中震骇难言。
他家中招揽的武师不少,自身寻常时也是多有请教,也知这江湖上的大高手有着以一敌百之能,可一人击溃两千士卒,此等武力,当真是匪夷所思到了极点。
武学攀至巅峰者,竟如鬼神乎?
陶景行心中自语。
“陶公……”那名粗豪将领哪能静下心来,踏前几步,神情愈发急切。
陶公望终于是瞥了他一眼,面上露出了一丝苦笑,叹道:“你等要我出主意,陶某能有何办法?现下营中不过千余士卒,这点人能作甚?”
他话音方落,校场上忽然传来巨大的敲锣打鼓声。
霎时间,屋中十来名将领,包括陶公望父子在内尽皆都是神色一紧,陶公望手中茶碗更是跌落在地,‘啪嚓’一声碎裂开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