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黑市
第20章 黑市 (第1/2页)虽然知道县城可能有黑市的存在,但她也不好明目张胆地打听。而是蹲在街边儿,观察了一会儿,见时不时有人神色匆匆,统一拐进一个偏僻小巷,立马跟了上去。
她不远不近跟上前边的人,七绕八绕,来到了罐头厂后墙一片自发形成的黑市里。
在计划经济的七十年代,黑市的存在虽然不符合规矩,但也是这个时代的民众为了应对资源短缺的另外一种生存策略。
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高风险也意味着高回报,据沈穗穗所知,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万元户”,有许多人都是黑/市/倒/爷出身。
现在不过是早上六点左右,来往的人看着并不多。
沈穗穗见门口有个大爷,时不时对进来的人询问两句,有的人直接放行,有的则是掏出了些东西,或钱或票,看着应该是收场地费的。
不一会儿,沈穗穗便被大爷拦下了。
她心里一紧,但面上不显,学着前边人的说法,压低声音道:“大爷,来换东西的。”
说完,沈穗穗打开背篓给大爷看了看,同时又从兜里掏出根烟递到他的手里。
那老大爷接过那根烟,见她是个生面孔但还挺懂事,上下打量她几眼,随后道:“五分钱。”
沈穗穗心领神会,从贴身的口袋里摸出五分钱,塞进大爷的手里。
老大爷接过,手指一捻就将那五分钱收进了袖口里。他脸上露出点笑模样,朝着黑市里努了努嘴。
“进去吧,里边儿什么人都有,放机灵点儿。”
“哎,谢谢大爷。”沈穗穗松了口气,赶紧低头走了进去。
一进来,这里边可比外面看着人多,但也异常的安静。
大多数卖家都靠墙蹲着,面前摆着或大或小的篮子、麻袋,露出里边的东西。买卖双方的交流声音极低,还有不少人眼神警惕的扫视着周围。
沈穗穗找了个背风的角落,放下身上的背篓,动作迅速地取出准备好的货物。
一只处理好的野兔肉,还有三斤干蘑菇。她没敢多拿,第一次来,探路为主。毕竟挣了钱也要有命花才行,放在空间里东西又坏不了。
她刚把东西拿出来,就吸引了不少目光。对面卖的确良布料的大哥看着她,双眼一亮,登时就跑了过来。
“妹子,这兔子咋卖?”
沈穗穗刻意将自己的声音压低,说道:“五块钱一只。”
黑市里的东西,通常比供销社的东西贵出两到三倍的价格,沈穗穗也打听过,供销社里卖的养殖兔肉凭肉票购买,也要五毛钱一斤。
她手里的这只,足有五斤重,价钱合理。
男人皱了皱眉:“还是贵了点儿吧?”
“大哥,您摸摸。”沈穗穗把手里的兔肉往前递了递,肉质紧实弹手,“昨儿晚上下的套子,今早就过来了,正新鲜呢!正经山里的野兔,不比供销社里卖的冻了好几天的养殖兔强?晚上回家,煎炒烹炸都香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