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县衙的打算
第137章 县衙的打算 (第1/2页)吃完羊肉汤,一行人往书斋走的时候,半山腰的书院响起了浑厚的钟声。听到这钟声山脚下的摊贩像是得到了某种信号立刻行动了起来,摆桌子的摆桌子,放板凳的放板凳。
何牙人笑着说:“这是书院下学的钟声,等一会儿学子们就都出来了,咱们走快一些。”
学生们都年轻好动,虽是读书人其中也难免有孟浪的,自己带着两位年轻的女客,何牙人不想和他们碰面。
崔清漪手里牵着旺财的狗绳,被大狗拽着快走几步。
走着走着崔清漪便发现了这家书斋生意不好的原因,虽是距离山脚很近,但那也不是山脚啊,就这路她要是客人也不愿意费劲扒拉的往这儿来。
等着终于到了书斋跟前,崔清漪又发现了更大的问题,这书斋只有一条她们刚刚来的小路通往山脚,并没有直接连通书院的主路,也就是书院的学生若是想到这家书斋,还得先下到山底,再走小路到书斋来。
试想如果没有非这家书斋不可的理由,谁会放着山脚下那么多的选择不去,非得来这里呢。
当然若是崔清漪将茶楼的位置建在这里,这就变成了她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书斋显然已经关门许多时日,明明外面都还是崭新的,大概是鲜有人至的原因,看着莫名就觉得有些破败萧条。
好一点的是这书斋的原主人将这块地修的平整,今后能省上不少的功夫。
崔清漪没去看屋子里面的情况,她带着旺财在书斋前前后后的转了转,若是将原有的屋子推倒重建,建茶楼的位置倒是足够。
而且还能空出一片弄个专门停放马车的地方,到时候若是真的定下这片地方,还需要和范大叔仔细沟通。
地方看的差不多,回去的路上何牙人询问崔清漪是否满意这处地方,崔清漪手底下摸着旺财的被毛,思索了一会儿还是道:“还得劳您给问问县衙,城外空地的情况。”
虽没有听到痛快的答复,何牙人还是笑着应下了,“那是自然,等问清楚了城外的情况我让人去槐花巷给姑娘送信。”
何牙人一点不觉得麻烦,如今崔家人也算是他的稳定客户,他很确定只要自己没有故意使坏的心,崔家这单生意跑不掉。
不管崔家是买东山脚下的地还是城外的地他都有的赚,无非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何牙人不是个短视的人,他隐隐有种感觉崔家买田置地的行为不会就此停止,他今后还有的赚。
抱着这个想法,何牙人对崔清漪事情格外上心,第二天就去了县衙询问有关城外土地的情况。
这还是东平县这么多年以来头一次有人要买城外的空地,户房官吏将官府留存的地契仔细翻了一遍,拿不定主意又去请示了周砚修。
周砚修:“有人要买城外的空地建茶楼?”
户房:“牙人是这么说的,下官想着城外的地空了这么些年,一直也没派上什么用场,若是有商人愿意买,正好咱们县衙也多一笔进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